解痉止痛膏
药物:
白芷10克,花椒15克,苦楝子50克,葱白、韭菜兜各20个,白醋50毫升。
用法:
先将白芷、花椒研成细末,再将韭菜兜、葱白、苦楝子捣烂如泥,用白醋将上述药物拌和均匀调成糊膏状即成。用时将解痉止痛膏贴敷干中脘穴周围处,外鱼透明薄膜覆盖,然后用绞布加固或用腹带加固更好,24小时换药1次,可连贴2~4次。
疗效:
此方治疗胆绞痛78例,除1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并穿孔.贴敷药膏1剂无效即转手术外,其余77例全部有效。
病例:
唐X,女,岁。2天前突感腹痛,在床上辗转不安,呈阵发性,8剑突下压痛明显,呕吐蛔虫2条。诊为胆道蛔虫病。予上方治疗,1小时后疼痛消失,第2天驱虫治疗,共治4天痊愈。
来源:
吴逸民,辽宁中医杂志1989;(1):13
蛔厥止痛汤
药物:
乌梅32克,川楝子15克,川椒、木香、枳壳各10克。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蛔虫性胆绞痛102例,显效71例,有效27例,无效4例。
病例:
王××,女,18岁。右上腹阵发性绞痛1天,呕出长约25厘米粉红色蛔虫1条。检查腹壁柔软,剑突下局限性压痛,舌红、苔薄黄,脉弦细;体温及血常规均正常,肝胆B超检查无异常,大便镜检可查到蛔虫卵。收入院治疗。入院后先肌肉注射阿托品1.5毫克、维生素K316毫克,又静注50%葡萄糖60毫升加维生素C5克,疼痛未止。服蛔厥止痛汤1剂痛止。上方加使君子12克,槟榔片60克,续服2剂后排出蛔虫4条,痊愈。
来源:
李广振.浙江中医杂志1993;(4):154
条目信息
1
摘自《单方偏方精选》
2
本条ID:18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