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禹州市二郎庙的村西头,有一棵很大很大的皂荚树,每到夏天,它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一天,有个外乡人来到树下乘凉,他讲了一段皂荚的故事。唐代有一位名医叫孙思邈,有一天他在禹州行医,来到一个村头,迎面看见抬来一口棺材,他听人说,死者是位年轻的产妇,死于难产。孙思邈发现棺材经过的地方滴有血迹,他判断产妇没有死,赶忙走上去说:“你们怎么抬着个活人去埋?”众人一听十分惊讶,明明装的是一个死人,怎么是活人?
孙思邈十分肯定地说:“说是活人就是活人。死人流出的血不会凝结,这血滴出来就凝结了,不信打开看看。”人们一听,赶忙打开了棺木。孙思邈一看,原来这妇女怀的是“抱心生”,婴儿在腹内抱着母亲的心肝不放,使母亲痛昏了过去,众人见他说得有理,跪下求他医治。他即取出随身带的通关散,吹入产妇鼻腔,那“死人”立即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接着睁开了双眼。孙思邈又用中药和针灸进行治疗,不一会婴儿也落地了。孙思邈接着说:“你们知道吹入产妇鼻腔的'通关散'是什么制成的吗?那里面有一种成分,就是这树上的皂荚。”众人听了,都抬起头观看那长在树上的条状的皂荚。后来,人们便知道了皂荚能治病。
皂荚的药用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一段记载,公元1090年,蕲州、黄州一带白喉流行,死者颇多。有一个叫潘昌的人,以大皂荚为主熬成“黑龙膏”,治愈了几千人。祖国医学认为:皂荚辛温、有小毒,具有开窍、祛痰、通便、除湿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卒然昏迷,口噤不开,中风口眼歪斜,头风头痛,喉中痰壅,支气管哮喘,便秘,颈淋巴结结核,痈肿便毒等。皂荚与细辛配伍、名口通关散,其开窍功效更强;皂荚与细辛、蜂蜜制成药条,名“通便药条”,纳入直肠,可治疗便秘及蛔虫性肠梗阻;皂荚烧后,可外治疮疖,疥癣搔痒,小儿头癣,蜂虫咬螯等;皂荚与蚤休、猪胆配制成“胆荚片”,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良药,疗效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