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刘志明(1925〜),中国中医研究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著名中医临床家。湿热壅肺致咳,在历代医家的著作中有所论述。根据临床观察,外感湿热之邪袭肺,或外感之湿与内蕴之热相合,或脾胃湿热上犯于肺,或因肺脏本身病变而致停湿蕴热,都可形成湿热壅肺之咳。其临床主要表现是:除有气逆咳嗽外,尚可见痰多粘稠,色白或微带黄色,或咳吐泡沫样痰,胸闷不舒,口渴而饮水不多,口中发粘,食欲不振,肢体困重,小便短赤,大便粘滞不爽,舌苔白腻微黄,脉滑数等症状。
湿热所致在新病时,多属实证,其病变主要在肺,此时应以清化上焦湿热为主。久咳虽多见肺、脾、肾等正气虚损之证,但湿热之邪,亦往往留恋不去。如肺失治节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停湿蕴热;脾失转输则聚湿酿热生痰;肾阴虚生热,可熏灼津液,均可以虚而致实,继发湿热痰浊之证。而咳嗽虽不独在肺,但又不离乎肺,故虽久病,对于上焦湿热,仍不可忽视。因此对于久病咳嗽,不仅要注意正虚,还要注意有无湿热之邪存在,不可不察虚实,一见病久,便概投补益之剂,而犯“实实”之诫。
清化上焦湿热,宣通肺气是治疗本证的重要法则。临证喜用千金苇茎汤加减。痰热明显者,合以麻杏石甘汤,酌加茅根、黄芩、川贝、瓜蒌等;湿盛痰多,舌苔白腻,不渴者,加半夏、厚朴;风寒外束,加苏叶、前胡。苇茎甘寒,可清可利;生薏仁甘淡微寒,利湿健脾,以杜湿热之源;黄芩苦寒,苦能燥湿,寒可清热,为上焦湿热要药。而湿热两感之病,又必先通利气机,俾气水两畅,则湿从水化,热从气化,庶几湿热无所凝结。因此应用清热祛湿法时,用药组方应重视升降相配,宣畅肺气。如常用药物中的麻黄、杏仁、苏子、苏叶、前胡、川朴等均具有宣降理气的作用。气机调畅,水湿得去,湿去热自孤而易清,咳嗽自得缓解。
因肺为娇脏,居上焦,故用药宜选轻灵之品,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湿热壅肺,药用“轻灵”,主要有三层含义:其一,气味轻薄。药物气轻,可上行入肺,祛上焦之湿热。因肺脏娇嫩,不耐寒热,因此清化湿热要得当。清热不可过于苦寒,化湿不可过于温燥,要力避药物性味之偏而伤肺。其二,药性灵动。湿热壅阻,肺气膹郁,而生咳嗽,应用轻灵流动之品,有利于宣畅肺气。其三,药力较轻。湿热壅肺,禁大汗、大下,只能使用轻剂清化其湿热,峻猛攻伐之品均非所宜。
对于久咳肺虚,益气养阴之品亦必不可少,但总以不碍湿热,补而不壅,滋而不腻为原则,常用太子参、北沙参之类。
谢某,女,53岁,1984年10月25日初诊。
咳嗽反复发作10余年,今年9月因感冒,咳嗽又作,发热恶寒,有痰不易咳出,曾在上海某医院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唯咳嗽不除,来京治疗。主要症状:咳嗽较甚,喉中痰鸣,头晕,胸闷不饥,口干而饮水不多,大便不成形,解之不爽。舌质淡红,苔薄黄略腻,脉弦细滑。证属湿热壅肺,治宜清化湿热,宣肺止咳。
处方:
服上药5剂后,咳嗽减轻,喉中痰鸣亦减。宗前法,药物略有增减,服药20余剂,咳嗽遂除。
(周立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