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虚标实白血病,解毒消癥青黄散

名医简介

颜德馨(1920〜),上海铁道大学教授,著名临床家。

阴虚:消瘦乏力,低热盗汗,头痛头晕,腰酸遗精,两耳轰鸣,口干舌燥,鼻衄齿衄,紫癜,视网膜出血,关节酸痛,咽炎、口腔炎,肝脾及淋巴结轻度肿大,舌红绛、有剥苔,脉数虚大。

阳虚:头晕自汗,消瘦乏力,肢凉发麻,面白少华,甲不荣,或四肢散在性出血,脉虚大或软弱无力,舌边齿痕,舌苔薄白,舌质白而润,白细胞一般均偏低。

阴阳两虚:面色㿠白或苍白无华,或面色绯红,爪甲不荣,低热乏力,自汗盗汗,骨节酸楚,腰酸遗精,便溏或便难,形寒,手足心热,舌质淡、舌尖部起刺或舌质红。脉弦滑而数,或沉微无力。

瘀血:胸腹痞闷,关节酸痛,胸胁引痛,低热乏力,入夜多梦,大便色黑,肝脾肿大,月经不行或月经过多,舌紫或有瘀斑,脉涩或数,白细胞多偏高。

痰热:身热头痛,四肢乏力,鼻衄齿衄,皮下出血,大便不爽,扁桃体、腮腺、淋巴结均肿大,舌苔厚腻,脉滑数有力。白细胞大致偏高。

温热:高热急性发作,头痛不止,谵语,烦躁不安,四肢有出血点,全身各部出血、尿血、便血,口干而渴,手足瘛疯,舌绛,苔黄腻或灰黑稍绛,脉象弦数。

对白血病仔细分析归纳,辨证不外寒热二证。阴虚、温热、痰热等同属热性;阳虚、阴阳两虚、瘀血等同属寒性。分型对临床治疗上的意义勿庸置疑,但本病虚实错杂,变化多端,因此,又不能执一方一药以论治,必须详细辨证,具体分析,随证斟酌,不拘一法。如阴虚用养阴清热法;阳虚用甘温益火法、补阳配阴法;阴阳两虚则用阴阳平补法;痰热用清热化痰、平肝软坚法;温热用清热凉血、平肝镇痉法;瘀血用攻补兼施法,对于各个阶段的白血病皆有一定的缓解或转化作用。

分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般来说,寒性各型病势缓慢,若转为热性各型,则多为恶化之征兆,热性各型病势多较急,故死亡病例多见于温热型中。

白血病各型临床表现:多有形瘦无力、面色不华等虚证现象。即使有个别类型或在病程中之某一阶段,其实证现象较为明显,但多为因虚致病,而不同于因病致虚,故是“本虚标实”,治多以补益为主。且患者血象即使稳定,其最后表现与肾气虚脱的证候十分相似,又多数患者经用补肾之法,缓解机会较多。在治疗中除辨证论治外,可选用人参粉、虎骨粉、牛骨髓粉及胎盘,均有一定临床价值。故认为本病主要是肾虚所致。

本病临床表现症状复杂,病情变化多端,如血象的变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且病情恶化,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要不断摸索本病发生、变化的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兹就临床实践,谈几个问题。

1.治疗的主导思想:本病的基本病因是肾虚,正气虚弱,不能抗邪。因此,病程中必须密切关注正气复原和巩固,积极战胜病邪,于病变过程中辨识正邪斗争所反映的虚实征象,把扶正作为主要治疗原则,是治疗白血病不可忽视的。

2.舌脉与本病的关系:本病的舌质多淡,类似一般阳虚,其实多为血虚,如血象好转,舌质即由淡转红。因此,从舌质之变化亦可推测红细胞、血色素之变化。临床上舌质紫者,多见肝脾肿大;出血时亦可见紫色;病程中舌苔垢腻时见,似属脾胃运化障碍,事实上虚实之证均可见之。实证为痰浊内阻,应化湿醒胃。虚证由于脾胃生化无权,基于脾气虚弱,可用六君子汤加黄芪,苔垢可化。

从舌苔变化还可以观察疾病的深浅。若白细胞降至1×109/L以下者,舌苔多见厚腻或腐腻不润,症多险恶;舌质红绛者,白细胞亦较不稳定,易于变化,应予以注意。

白血病的脉象以脉证相符为顺证,脉证不符为逆证。白血病多属虚证,应见虚脉,若反见实脉则为病情恶化或即将恶化之先兆。临床上见弦、数、洪大之脉,病多主凶;见沉、细、涩、微之脉,病情发展较慢,有条件争取转化,预后较好;如在病程中阳脉突然平静,则预示病情有缓和之机。

3.血象与本病的关系:从血象方面来说,同为白细胞增多,而热性各型与寒性各型的用药不相同。如白细胞过多属于阴虚者,用滋阴清热之药;属于阳虚者,则投以大辛大热之品,同样能获得使白细胞增高或降低之目的。说明白细胞之增减只是一个表象,而促使白细胞增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之,患者的体质与属性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但通过对机体阴阳平衡的调整同样可以达到提升或抑制白细胞的作用。

4.中药对血象的影响:中药对血虚的治疗,可分为滋阴、补阳、阴阳并补三类。滋阴与补阳(健脾温肾)药均有提升红细胞、血色素之作用,滋阴药获效时,亦有刺激白细胞上升的可能,但一般以阴阳并补疗效为佳。滋阴药如何首乌、生熟地、阿胶、掏杞子、当归、白芍、玉竹、黄精、山萸肉等应用较多;对阳虚型以白术、山药、鹿角、仙茅、人参叶、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等用之较为应手,其他如牛骨髓与胎盘煎服疗效亦较好。

对各型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的治法,则应分寒性或热性二类分别进行治疗,热性用何首乌、地骨皮;寒性以肉桂、附子、鹿角等应用较多,特别对白细胞降至1×109/L以下者,西洋参之疗效较为显著,往往得以转危为安。其他如人参、紫河车等,可选用。

血小板减少,有时单用连翘、红枣即有效,在复方中用胶类,特别是龟鹿二仙胶或鹿角胶效果较好。

5.对发热的治疗:各型发热可选用安宫牛黄丸、羚羊角、神犀丹、紫雪丹等药(后二种对白细胞偏低者,用之应慎重),对寒性各型则以甘温除热等法治疗。

急性白血病之发热,患者多精神萎顿,方中必参以益气扶正等培本之药,但此等方面对白细胞升降有关,上升者可用凉药,低下者当分轻重缓急,慎用犀角、羚羊角等味。对经治热不退或药后热退者即当进补,所谓“病久属虚,贵在补益”,在治疗中甚为重要。

对一般发热,可选用鳖血拌银柴胡、青蒿、白薇等药,对久治热不退者,可在方中加知母、天花粉二味亦能应手。

6.对出血治疗体会:出血治疗应结合辨证,参入犀角、生地、阿胶、鱼膘胶、童便等内服,并参合外用法,如附子、生姜同捣敷两足心,同时用大黄末敷两太阳穴。在止血药中酌加大黄,每可增强疗效。其他如鼻衄者,可以黑山栀粉搐鼻;齿衄、舌衄者以生蒲黄煎汤漱口,皆是有效治法。

青黄散: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用解毒、化瘀、消癥的药物来治疗。解毒是针对病因;化瘀、消癥是针对病理改变和证候。古方青黄散正具有这方面的作用。其中青黛味咸寒,可消肿散瘀、凉血解毒;雄黄味辛温,可解百毒,消积聚,化腹中之瘀血,两药并用,则有解毒、化瘀、消癥作用。

临床应用青黄散治疗慢粒,青黛与雄黄之比为9:1或8:2为佳。两药研末后制成粉剂装胶囊或压成片剂。先从小剂量每次3g、每日3次开始,饭后服用;如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增至每次5〜6g,每日3次。

曾系统观察应用本方治疗54例慢粒患者,结果完全缓解者38例,占70%;部分缓解者15例,占28%;未缓解者1例,占2%。总缓解率为98%。初治与复治的病例疗效相近,见效时间:服药后,自觉症状好转,平均需20天;肝开始缩小平均需35天,缩至最小平均需63天;脾开始缩小平均需18天,缩至最小平均需80天;白细胞开始下降平均需14天,降至原来一半以下平均需22天,降至10×109/L以下平均需67天。随着白细胞的下降,幼稚细胞亦随之减少以至消失,血小板增高者也逐渐接近或恢复正常,骨髓象的恢复时间与血象的恢复基本一致。并用青黄散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中有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完全缓解,健康存活已达5年以上。

服用青黄散的副作用,主要有恶心、腹痛、大便溏、大便次数增多,少数有粘液便及便血。此外还可有色素沉着,手脚掌皮肤增厚、疼痛,少数有皮疹。这些症状有的是青黛引起,有的与雄黄有关。如副作用严重,特别是有便血、皮疹时,应及时停药。雄黄含有三硫化二砷,为了防止砷中毒,可在服药过程中,每2个月用二硫丁二钠1g加入5%葡萄糖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促使砷的排泄,效果较好。

青黄散价格低廉,药源充足,简便易得,颇为实用。在对青黄散的实验研究中发现,青黄散对正常造血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而马利兰则对造血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这与临床所见相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黄散比马利兰安全。

(汤炳南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肿瘤科卷》
2
本条ID:15178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