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吴翰香(1918〜),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脑血栓形成
现代中医治疗脑血栓形成,已经跳出了内风引动痰火的藩蓠,而着眼于血瘀。60年代时,笔者已开始用丹参注射液4ml加入10%葡萄糖20ml中,先作静脉推注,然后点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疗效相当满意,比单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者容易恢复。
王某,男,55岁。门诊号77—41。1979年9月22日初诊。
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流涎、伸舌困难已5天。病史:罹高血压病已7年,血压最高曾达26.7/13.3kPa。5天前起左上肢力弱,左下肢活动障碍、行走偏斜,伴右颞头痛、手抖、伸舌困难、流涎,神志清楚,但感胸闷。血压波动于22.7〜24/12〜16kPa范围内。曾检验血脂偏高:胆固醇4.4mmol/L(170mg/dl)、甘油三酯1.85mmol/L(164mg/dl)、P-脂蛋白0.68g/L(668mg/dl)。望诊发现左口角下垂,舌苔微黄。切诊脉管发硬,右手脉弦劲。诊断:中风(脑血栓形成)。辨证:内风扰动,瘀阻脉络。治宜活血化瘀,平肝熄风。方药:桃红四物汤合羚羊钩藤饮加减。
服药3天,流涎减少,去羚羊角粉续服。7天后伸舌转动灵活,讲话清楚,左上肢握力恢复,2周后瘫痪肢体已完全恢复,能自由活动;血压22.7/12kPa。此后,长期应用丹参,收缩压稳定在年龄数加12kPa左右,舒张压在10.7〜12kPa之间。观察至今已10年余,未见中风再发。
目前,对脑血栓形成病情发展较缓的病例,大多采用中医传统的口服给药法,现介绍3组病例。
1.以中医活血化瘀汤为主,以西医对症治疗为辅,共治95例脑血栓形成,服药后半个月时的总有效率为78.9%,3个月时的总有效率达93.6%,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者达64.2%。活血化瘀汤处方:
每日1剂。
2.单纯用加减桃红四物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62例,疗程长短不一,但最长者不超过1个月。治疗后完全恢复者15例,占24.2%,显效21例,好转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09%。加减桃红四物汤组成:
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丹参(均为常用剂量),日1剂,连续服之。
3.单纯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形成50例,连服2〜4个月。结果:基本治愈16例,显著好转25例,好转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补阳还五汤药味剂量为:黄芪60g、桃仁9g、川芎9g、红花9g、当归9g、赤芍9g、地龙9g。每日1剂,分2次服。
脑血栓形成在临床上治得越早,则疗效越好;而伴有高血压者,应禁忌黄芪;有表证时,应禁忌用麻黄、桂枝。一般在发病期(24小时以内)经确诊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最为理想。先用丹参注射液加入10%葡萄糖液20ml中,静脉缓慢注入,接着点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但丹参注射液的剂量不宜太大,因为动物实验——家兔注射较大剂量后脑血管有渗漏现象。然后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地龙、丹参、葛根、鸡血藤等味为基本方,随症加味,连用2〜3天,基本上可以完全恢复。
脑血栓形成急性期(24小时后至2周内),仍可采用上述疗法,但达到完全恢复的机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凡有脑水肿者,可见头痛、恶心、高血压等症状,一般在应用高渗脱水剂后5〜7天时,脑水肿症状即可消失。中药如车前子、茯苓、指迷茯苓丸等,亦有消除脑水肿、减低颅内压的作用;血压高于正常者,应选用羚羊角、天麻钩藤饮等平肝潜阳方药。
当脑水肿症状解除,即进入恢复期,此期一般在2周左右。此时测量血压正常者(指不服降压药物血压在正常年龄水平),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土鳖虫、丹参、葛根、莪术等为基本方,随症加味,日服1剂,连续服用。如有肢体瘫痪者,可配合针灸、推拿疗法,进行瘫痪肢体功能锻炼。恢复期长短不一,一般在6个月内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若在6个月内仍不能恢复者,则进入后遗症期。
后遗症期还可采用上述疗法,并需参考血脂浓度、血液粘度来选加脱脂、化瘀等药物,可在2年内改善瘫痪肢体的功能。
—、脑出血急性期
据国内60年代前后单用西医治疗的几组脑出血病例来看,其死亡率在70%以上;而在同时代采用中医、西医两法治疗(即在中医辨证论治、针药并施或单用中药的基础上,加用西医常规疗法,如给予高渗脱水剂、补充营养、给氧、鼻饲、抗生素、镇静剂、降压药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调节酸碱平衡等对症疗法)之后,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急性期幸存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闭证,插鼻饲管后定时灌入中药,分别在治疗后1〜7天内神志清醒。所用的中药有数十味,以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代赭石、钩藤、甘菊花、天麻、桑寄生、杜仲、牛膝、生地黄芩味应用较多;其次为夏枯草、黄芩、龙胆草、栀子、知母等味;再次为陈胆星、橘红络、竹茹、贝母、半夏及菖蒲、远志、郁金、牛黄清心丸、茜草、云南白药等。从102例抢救得生的脑出血急性期用药情况来说,以平肝熄风,重镇潜阳为主,挟火者泻火,兼痰者涤痰,开窍、止血药用之不多。而在死亡率高于33%以上的4组病例中,都用过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十香返魂丹、醒脑静等芳香开窍药。从这里得到启发,脑出血急性期的神志昏迷、不省人事,虽然是一大证候,但在这时用香窜开窍药来促其苏醒,看来是不恰当的。至于麝香这味药,虽然能改善或消除脑水肿,但香窜容易引起血管渗漏,有再出血的可能。凡见脱证者,应投人参、附子、干姜等味,益气固脱、回阳救逆;若见汗出淋漓,二便失禁,面色红艳如妆,四肢逆冷,脉象沉微者,除用参附回阳救逆外,可配巴戟、苁蓉温肾壮阳,配熟地、萸肉、菟丝子、五味子、麦冬、龙骨、牡蛎等滋阴敛阳、镇潜固脱,文献有获救的报道。至于针灸疗法,脱证宜灸关元、气海、膻中等穴;闭证宜针百会护脑,刺人中、承浆促苏;不宜用风府、风池等项背穴位,因翻动病人头部,可促使病情加重,出血增多,加深昏迷,甚至由闭证转为脱证,或呈内闭外脱。
二、脑出血恢复期
当患者神志清醒,便进入恢复期。此时可发现瘫痪、失语,宜用刘完素《宣明论方》的地黄饮子(熟地、巴戟天、山茱萸、苁蓉、肉桂、附子、茯苓、远志、菖蒲、麦冬、五味子、石斛、薄荷、生姜、大枣)加减内服。如血压尚未降到正常水平者,需加入平肝潜阳清火药,减去辛热助火药,防止再出血。如湿甚痰多者,应除去粘腻助湿药,加入化浊涤痰药。此外,可用针刺、推拿疗法,如失语可刺金津、玉液、廉泉、内关、三阴交、通里等穴;如下肢瘫痪,刺双侧隐白穴,每日或隔日1次,大约针刺12次后,多数病人即能弃杖步行,效果颇为满意。对半身不遂的瘫痪重症,可采用推拿疗法,其手法要柔和,推、摩、按、捻、搓、拿、擦,以患肢为重点,上肢取风池、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下肢取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等穴,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有利于恢复患肢功能。还应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先从被动运动开始,每日做3〜4次,可以防止肢体挛缩及姿态异常。
三、脑出血后遗症
当进入恢复期之后,到6个月时仍不能恢复者,即留下后遗症。此时,可用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为主方,随症加减。处方中重用黄芪为当归的3倍量,但对仍有高血压伴头痛、眩晕的患者,还是不用黄芪为妥,因为黄芪益气有引血上行的作用,若用大剂量黄芪,可以引起再出血。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已有服用黄芪引起中风的记载,当作前车之鉴。此外,针灸、推拿、功能锻炼等方法,此时亦应采用。在2年内如治疗得当,尚可促使瘫痪肢体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基本上与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原则相似,而以止血为先务。实证,采用凉血清火法,可投《金匮要略》泻心汤加味:
虚证,可用固涩止血法,可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补络补管汤加味:
上方为基本方,随症损益。还需配合西医对症疗法,取长补短,积极挽救病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