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刘志明(1925〜),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著名医学家。清利湿热
辨证的核心,是对疾病病因病机的探求。分析肾炎病机,不仅要注意全身证候的观察,还必须着眼于小便的变化,因为这是诊断肾炎的主要依据之一。肾炎小便变化的特点,是尿液中出现了超出正常范围的蛋白、细胞或管型,小便趋于浑浊。《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虽然《内经》讲的浑浊,是肉眼的观察,与显微镜下的浑浊是有区别的,但其性质仍是相近似的。何况,肾炎患者的尿液,在肉眼观察下也有浑浊者。可见肾炎所引起的尿液异常变化,主要由于湿热所致。
肾为水脏,主一身水液代谢,司膀胱气化,开窍于二阴,尿液的形成与排泄过程,和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故小便的变化,首先反映了肾的病变。唐代王冰在注释《内经》时进一步指出:“溲变者,水火相交,火淫于下也,而水脏水腑皆为病也。”肾炎患者,随着小便的异常变化,常见面浮,身肿,腰酸乏力,脉沉滑等症,确由湿热之邪伤肾而致。故湿热伤肾是肾炎病机的基本特点。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猪苓汤是治疗肾炎湿热病机的一张良方,方中诸药和缓而不峻烈,互相配伍,共奏育阴利水、清利湿热之功。其补而不滞,利而不伤,是治疗下焦湿热的专剂良方。
由于猪苓汤既可清下焦湿热,又可滋少阴之源,切合湿热伤肾的病机特点,故临床治疗肾炎以其为基本方,根据证情适当配伍,灵活运用,确能取得卓效。
调理阴阳
水肿的分类繁多,治法多样,但对于水肿的治疗当以燮理阴阳为纲。
一般说来,急性肾炎多表现为阳证,属于中医阳水的范畴。阳水有以下几种证候。
1.湿热兼表而肿:《金匮要略》称之为“风水”。风水发病迅速,始则一身肢节酸痛,小便不利,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而以头面部为著,并兼见恶寒,恶风,发热等症。可予越婢加术汤加减治疗,用以清热、宣肺、行水,使表里之邪由发汗、利小便而解。风毒郁于肌表而为肿者,则以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可收良效。
2.水湿浸渍为肿:乃由居处卑湿,或涉水冒雨,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湿蕴于中,脾阳为寒湿所困,属阳水范畴。临床表现肢体浮肿多从下肢而起,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而混浊,体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缓。这种证情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期,治疗当以通阳利水之剂,常用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这里关键在通阳,阳气宣通,水湿自去。
3.湿热壅盛为肿:肾炎病机由于湿热,用猪苓汤以清利之,使水去热清,水肿自退。今湿热壅盛,水肿为甚,猪苓汤力薄,当用疏凿饮子,使湿热从上下表里分消之。
属于阴水者,多责之脾肾二脏,这多见于慢性肾炎的患者。由于患病时间较长,故常表现为正虚邪实,虚实相兼的病机。临床见有水肿溲浊,腰酸乏力,脉弦细滑等症,此属脾运不健,水湿泛滥,宜用实脾饮温运脾阳,以化水湿。若因肾阳虚衰,气不化水而水肿不退者,则用金匮肾气丸合五苓散,温阳、化气、行水。
临床观察,不少慢性肾炎患者,久治不愈,蛋白尿持久不消,浮肿反复发作,则不可续进通利之剂。妄施之,邪不但不去,反致阴伤阳衰。因慢性肾炎,肾之阴阳两虚,正气不支,水肿泛滥,发汗利小便不唯不效,更伤阴阳。此时宜用“塞因塞用”之法,补阴和阳,水中求火,使阴生阳长,气化得利,水肿自消。张景岳的理阴煎配合《千金方》的鲤鱼汤即宗此法,每获良效。
升降脾胃
肾炎病机的基本点在湿热伤肾,然而湿热之邪又常常影响到脾胃,而使其升降失度。肾炎患者脾胃升降障碍,临床可见浮肿日见加重,同时出现胸闷腹胀,身重疲乏,纳呆食少,二便不利等症。此时应从脾胃升降调理,促使脾胃健运,恢复其升降功能。常用补中益气汤或胃苓汤,方中宜重用生芪、太子参,以健脾升阳,使胃和则降,脾健则升,脾胃升降得调,湿热之邪自化。
尿毒症,是肾炎的危候。乃由肾炎久治罔效,以致肾气衰竭,湿热之邪潴留,浊阴上逆犯胃,甚至蒙蔽心神。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口中尿臭味,胸闷腹胀,神倦嗜睡,面色灰黯,尿少或闭,舌苔灰腻,脉象濡细,一派肾竭胃败之征象。此时必用胃肾同治之法,临床用张仲景之人参汤合橘皮竹茹汤,培本扶元,化浊和胃,斡旋于先后天之间,以求其生机,亦常获效。
(梁菊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