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盲症,脑干炎后吞咽困难

名医简介

徐梓柏(1886〜1982),四川名医

偏盲

病员姜某,女,16岁。

主述阵发性偏盲,伴头痛1年多。病员从1977年8月起突然发生双目右侧同侧看不到东西,约1小时后视力恢复,旋即出现前额剧烈针刺样疼痛,重时呕吐,不敢视物,2〜3小时后缓解。初起2〜3周发作1次,以后1周左右即发作1次。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西医检查,神经系统正常,眼底正常,脑电图示轻度异常脑电图,诊断为血管性头痛、左枕叶血管痉挛,经治疗无效。

1979年2月7日初诊,发作症状同上,且每天均感头昏眼花,视物不清,心烦易怒,睡眠差,记忆力下降,面色青黄而晦滞,一般情况可,大便干结,平素喜食辛辣香燥厚味之品,常有胃痛,平日性情抑郁,舌质红,苔黄厚,脉象双寸浮滑,右关沉数,左关沉弦。此为表邪,未解,气火上冲所致,治以解表祛邪,清降气火。

处方:

山栀仁12g、郁金子12g、香藁本10g、粉葛根10g、生南楂12g、炒麦芽12g、老苏梗10g、酒黄芩10g、连翘壳12g、白杏仁10g、火麻仁12g、陈枳壳6g、生甘草3g、金钱草12g。

4剂。2月27日复诊,服上方后未再发作,头昏眼花亦大有好转,大便畅行,舌红苔薄,脉右寸浮,左关弦。邪热已减,继前法,酌加疏风清肝之品,处方:

白菊花12g、白蒺藜12g、草决明12g、炒蚕砂12g、山栀仁12g、郁金子10g、香藁本10g、生南楂12g、炒麦芽12g、老苏梗10g、生甘草3g、金钱草12g、刺力根12g、水灯芯12g。

3月13日三诊,4剂后,偏盲、头痛未再发作,头昏眼花进一步好转,可看书学习,但时间过长亦感眼花,近2日外感咳嗽,处以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之剂,方略。

5月22日又诊,2个月来没有发作。近2周来因准备考试,熬夜后又有发作,但症状较前减轻,持续时间减少,约十多分钟即过,发后头昏、食差。舌红苔薄腻,脉寸浮,弦数。继前法,处方:

冬桑叶12g、白菊花12g、夜交藤12g、酒黄芩10g、蔓荆子12g、香藁本10g、白芷尖12g、山栀仁12g、谷精草12g、花青皮10g、炒麦芽12g、生甘草3g、金钱草12g、刺力根12g。

4剂。服后即未发作。

8月13日再诊,前几天因吃辣椒过多,又发作1次,先是突然感觉双眼昏花看不清东西,十余分钟后,视力恢复,但感头痛,以右侧头顶部为重,痛势较以前轻,且此次未出现偏盲,尿黄,口渴,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寸浮大。此为阳明燥热,兼感暑热,治以清热解暑。

处方:

桑叶12g、菊花12g、白芷12g、天花粉12g、石斛12g、酒芩10g、连翘12g、葛根10g、生甘草3g、六一散(包)12g、金钱草12g、知母10g、灯芯12g、荷叶1角4剂。

服后未再发作。后以下方为主加减调理,重在平肝清热:

白蒺藜12g、石决明12g、谷精草12g、炒蚕砂12g、白菊花12g、天花粉12g、山栀仁12g、生白芍12g、生甘草3g、金钱草18g、刺力根12g、水灯芯12g。

继续治疗月余,病员完全康复。追踪观察2年,除偶因外感、熬夜、过食辣味后稍感头昏眼花外,一直没有偏盲、头痛等症发生。

眼之能视物,赖五脏六腑的精气上行灌注于目,且与肝肾关系密切。“肾藏精”,“肝开窍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若精气不能上溉,肝气失和,肾精不足,均可导致视觉异常。头为诸阳经之会,足厥阴、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经均上行于头,故头痛与此四经密切相关。

本病发作不定,发后复明,显然是气血逆乱所致,而非虚证。分析其病机是因其素喜辛辣香燥,以致阳明胃热蕴积。加之气郁不舒,郁而化火,复因外感风寒湿邪未得清解,阳气为之窒塞,清阳因之不升,浊邪得以上逆,乃致肝胆风火挟阳明邪热上扰清空,气血逆乱,精明失用,遂发为偏盲等症。外邪未解为此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如《灵枢·大惑论》所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此病员面色青黄晦滞,双寸脉浮滑,是外邪尚存;头昏眼花,心烦易怒,左关沉弦,是气火内伏;喜食香燥,大便干结,苔黄,是气火内伏;前额痛甚,右关沉数,是阳明热甚。故治疗亦据此立法,以解表清里、清降气火为治疗原则。首方以藁本、苏梗、葛根解表疏风,散寒胜湿;山栀仁、郁金、金钱草清少阳气火,散肝胆郁结;酒黄芩、连翘、火麻仁、枳壳、生南楂清泄里热。外之表邪得解,内之气火得降,邪热得除,故服之效良。其后治疗亦守此法,随症加减。随着表邪逐步得以清解和气火的逐渐平复,病情亦逐渐减轻。治疗中始终重在清解,是因徐老认为祛邪即以扶正,清热亦是养阴。且此病员为一少年,生机旺盛,本有自愈之机,医生只要施药除其病邪,其体自能随之而安。若妄施滋补,反致病深难解。

脑干炎后吞咽困难

病儿某女,4岁半。住院号0172369。

7天前发烧(39℃),呕吐2次,头昏,多汗。3天前出现吞咽困难,食物及水均不能咽下,于1978年6月11日入院。检査:神清、口不歪、口内有大量痰涎潴留,悬壅垂微偏左,咽不充血,扁桃体肿大Ⅰ度,无脓性分泌物,颈无抵抗力,四肢活动正常,未引出病理征,心肺正常,腹软,胸透、脑脊液均正常。西医诊断:“脑干炎”。给予输液、抗生素及能量合剂等治疗。

6月13日请徐老会诊。症见病儿不能吞咽,烦躁不安,身热,喉中痰鸣,胃脘按之痞满稍痛,大便3日未解,尿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证系热扰胸膈,兼夹痰食,治以泄热化痰消食。

处方:

焦栀子9g、淡豆豉9g、小枳实9g、姜汁雅连4.5g、法半夏6g、炒谷芽12g、炒麦芽12g、莱菔子12g、刺力根12g、灶心土1小块。

1剂。嘱多次少量频喂,如吐再喂。开始服药时仍吞咽不下,随喂随吐,吐出多量痰涎后,渐能咽下少许药水,情绪稍觉安定,次日热减,大便1次,量多色深臭秽。

二诊(15日):诸症已减,苔渐化,继以前法。

焦栀子9g、淡豆豉6g、小枳实7.5g、姜汁雅连4.5g、法半夏6g、慈竹茹9g、炒谷芽12g、炒麦芽12g、莱菔子12g、生南楂12g、刺力根12g、金钱草12g。2剂。

病情日趋好转,至16日后吞咽基本恢复正常。再以和胃消食健脾之剂调理善后,于6月26日痊愈出院。

此病乃外感时邪未解,下陷留滞于胸膈之间,扰及心神,故烦躁懊憹不安。加之原有饮食停滞,食邪化湿生热生痰,与外来之邪热相合,停积于胃脘,则心下痞满,按之痛。痰热壅于胃口,随气火上逆,阻滞于咽嗌之间,咽嗌失其通降,故吞咽不能。本病的临床表现虽然是以吞咽困难为主症,似乎病在咽部,但其病之本却是在胸膈胃脘之间,故以栀子豉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以治其本。成无己曰:“邪热客于胸中,结而不散,故积热而胸中窒塞,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邪”,“阴邪传里者,则留于心下为痞,以心下为阴受气之分,与半夏泻心汤以通其痞”。本方以栀子豉汤之苦以涌吐,寒以胜热,既能吐胸中之邪,又能宣泄邪热,清热除烦,故得吐而不停服;以半夏泻心汤之姜汁雅连、法半夏辛开苦泄,消痞化痰;因中气不虚,故不用参、草、枣,而加枳实宽中行气,以荡积食;并佐炒谷芽、炒麦芽、莱菔子、刺力根消食化痰;再加灶心土调中镇胃,合而共达宣散邪热、消痞化痰之目的。是方源于古方,但不泥于古方,灵活化裁,切合病机,故一投即获良效。

(刘小凡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奇症卷》
2
本条ID:15004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