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泻心汤
来源:
姚子扬,《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
瓜蒌30~60克,制南星、姜半夏各10克,川黄连6~10克,栀子、枳实各15克,竹沥10克毫升(兑入),橘红、柴胡、大黄、石菖蒲各10克,郁金12克,白芍15克,甘草3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功用:
舒肝解郁,清心化痰。
方解:
肝主疏泄而喜条达,心主神明而恶热。若所愿不遂,忧郁恚怒,肝气郁滞,郁久化火,灼津生痰。痰、气、火三结合,母病及子。扰乱心神,则精神失常,遂成是症。治当疏肝理气,清心泻火,涤痰开窍,安神定志。故方中以柴胡、枳实疏肝解郁;二药升降相合,更加郁金、白芍,共理气机;瓜蒌、南星、半夏、橘红宽胸利气,化痰散结;竹沥豁痰利窍;更以栀子、黄连直清心肝之火;大黄苦寒降泻导痰火下行。诸药合用,疏肝解郁,清心化痰,痰火一清则心神自安。
主治:
精神分裂症,烦躁不安,多语善疑,或哭笑无常、夜不安寐,或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加减:
躁狂不安、便秘者,加礞石10〜15克;失眠重者,加朱砂1克(研细冲服);口渴喜饮者,加知母15克。
疗效:
屡用屡验,效果颇著。
附记:
本方对恚怒郁结,或因高考落榜,或恋爱失意等情志不遂所致的青年患者奏效甚捷,若能辅以心理启示,劝说开导,效果更好。
补虚安神汤
来源:
庄奕周,《益智健脑效验方精选》
组成:
西党参、酸枣仁各15克,黄芪12克,当归、法半夏各6克,枳壳、陈皮各4.5克,茯苓、柏子仁各10克,全蝎3克,肉桂2克,珍珠母(先煎)30克,猪苦胆1个(内装川芎末1.5克,管口扎实,防止胆汁外溢)。
用法:
每日1剂,水煎两次,取二汁混合,分2次温服。
功用:
补虚扶正,化痰熄风,安神定志。
方解:
本方以党参、黄芪、当归益气健脾,养血宁心;半夏、陈皮、茯苓燥湿化痰;枣仁、柏子仁安神定志;猪苦胆祛郁热;珍珠母镇肝逆;枳壳行气滞;全蝎熄肝风;肉桂引火归源。诸药合用而有较好的补虚安神作用,故用之多效。
主治:
精神分裂症,属于体虚而内挟风痰,上扰神明,神不内守者。
疗效:
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附记:
凡肝肾阴虚者慎用此方。
癫狂方
来源:
姚道昌,《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
生大黄、橘红各12克,川厚朴、山栀、黄芩各10克,柴胡9克,生地30克,竹茹15克,龙胆草10克,茯苓20克,生石膏40克(先煎),灵磁石60克(先煎),车前子15克(包),麦冬30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
泻肝火,清阳明,通二便,镇心安神。
方解:
本方由大柴胡汤合龙胆泻肝汤化裁而成。方中以山栀、黄芩、龙胆草泻肝胆之火;火盛伤阴,故取生地、麦冬养阴以火;茯苓、橘红、竹茹化痰;柴胡、厚朴疏达气机;石膏清阳明实热;磁石重镇安神;生大黄、车前子通泄二便,使热邪从二便而泻;本方合清、泄、滋、镇于一体,对于肝胆、阳明实热所致狂者,效果甚佳。
主治:
狂证(肝胆,阳明实热型)。症见神志失常,语无伦次,喧扰不宁,舌红苔黄,脉数实者。
疗效:
临床屡用,愈人无数,效果甚佳。
豁痰定狂汤
来源:
王季儒,《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
生龙齿、生牡蛎、生石决明各30克,龙胆草、天竹黄、石菖蒲各9克,珍珠母30克,矾郁金10克,旋覆花9克,代赭石10~30克,礞石30克,黄芩9克,沉香5克,大黄9克,清半夏、广皮各10克。另用甘遂、朱砂各1.5克,二味研末,随汤药1次下。
用法:
上方水煎两次,兑匀约300毫升,分两次服,早空腹时送甘遂、朱砂,以服后上吐痰涎,下便黏液为度。
功用:
镇肝宁心,豁痰泻火。
方解:
按癫狂二证,均属于西医之精神分裂症。在中医则二者病因不同,治疗亦异,兹分述如下。癫证多因思虑过度,郁闷不舒,忧愁思虑则伤心,故心血不足,心气有余,气有余便是火,火灼津液而成痰,又兼思则气结,气结则痰凝、堵塞气机、蒙蔽神明,则精神失常,语无伦次,俗谓痰迷心窍是也。王肯堂云:“痰迷为癫,气结为痰也”。狂证多因郁怒填胸、不得宣泄,怒则肝伤、肝为刚脏,在志为怒,喜条达而恶抑郁,初由郁怒伤肝,继则肝郁而怒气更盛,交互影响,气郁痰结,而成痰火。故每发病则癫狂刚暴,力大异常。一者由于心经为热,一者由于肝经之实,故心肝两经为此病之本。痰火为本病之标,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故本病以祛痰为先。狂病于祛痰中兼平肝泻火、癫病于祛痰中兼养心安神。本方为治狂病之剂。方用生龙牡、石决明、珍珠母,朱砂镇肝宁心而化老痰;龙胆草泻肝火;天竹黄、矶郁金、石菖蒲开心窍以清神志,兼化老痰;旋覆花、代赭石镇逆涤痰;礞石、黄芩、大黄、沉香,即礞石滚痰丸专泻痰火;甘遂攻坚破结,直达顽痰所结之处,狂病刚暴,非猛桿之剂不能克制也。
主治:
狂妄打骂、不避亲疏、精神分裂症之属实证者。
加减:
如不吐泻、甘遂可酌加量。如病情不剧者。亦可不用甘遂,仅服汤剂加朱砂,服后便泄即愈。如不泄,大黄加量。
疗效:
多年使用,治验甚多,效果颇著。
除痰降火方
来源:
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
柴胡9克、黄芩15克,半夏12克,青皮、枳壳、竹茹、龙胆草、栀子各9克,珍珠母50克(先下)、礞石50克(先下),菖蒲9克,远志6克,天竹黄9克,制南星6克。另礞石滚痰丸每日上午服10克。
用法:
水煎用,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
除痰降火。
方解:
病因痰火为患,故方用柴胡,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降火;青皮、枳壳行气以去痰热;半夏、竹茹、菖蒲、远志、天竹黄、南星降痰开窍;珍珠母、礞石除痰镇肝;礞石滚痰丸能通便下痰、治疗顽痰怪病。因此丸有泄下作用。服后便前常有腹痛,如在夜间睡前服,则可影响睡眠,故规定在上午服用,一般腹痛便泄,则在下午。这样能保证晚间休息。
主治:
精神分裂症(痰火狂乱),症见失眠、多梦、头痛昏胀,烦躁易怒,渐转惊恐狂乱、不避亲疏、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疗效:
多年临床反复使用,疗效颇佳。印氏已作“抓主证”的常用方剂。凡见狂躁、惊怒,抑郁,失眠,乱梦等而有大便干结症状(包括便垢不爽)者,率先用此,效果良好。
附记:
本方还可用于癔病,症见失眠多梦、善感多愁、心烦闷、常无端嗫泣、便干或见夹杂黏冻不爽,脉弦数,苔黄腻。水煎服,每日1次,效果亦佳。
二龙三甲汤
来源:
王金龙,《云南中医杂志》(5)1983年
组成:
龙胆草15~25克,黄芩20克,石膏100~500克,大黄10~20克,杭芍、生地各30克,酸枣仁25克,生龙牡30~50克,石决明20~30克,珍珠母30~50克,琥拍6克,生铁落100~500克,茯苓50克,甘草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
泻肝火、潜肝阳,益肝血,泄阳明。
方解:
本方以龙胆草、黄芩清泻肝火;龙牡、石决明、珍珠母、铁落重镇潜阳;生地、杭芍、酸枣仁生血养肝;甘草、茯苓益气安魂养神。气血通达则五脏调和,从而实现药物对脏腑的调节和控制。有报道单味茯苓用量60%,疗程1~3个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免疫球蛋白IgA及血清蛋白的变化有显著差异,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6.6%。大黄、石膏直折因肝木之火相因而起之阳明炽热;而大黄得芍药、黄芩、牡蛎、细辛、茯苓能疗惊恚怒;琥珀安五脏,定魂魄。合而为用,有泻肝火,潜肝阳,益肝血,辅之泄阳明以助泻肝火等作用。用治癫狂,效果甚佳。
主治:
癫狂证(类似西医之精神分裂症、躁狂扰郁型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之范畴)。
加减:
重癫型,酌减龙胆草、石决明、石膏,大黄等。
疗效:
治疗36例,治愈(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完全恢复,恢复病前工作及生活能力)28例,有效(上列诸条大部分达到)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
藤陀乌花汤
来源:
张永祥,《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
钩藤30克,制川乌、红花各5克,曼陀罗花2克,甘草10克,冰糖适量。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初起每日服1~2次,剂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30日为1疗程。
功用:
平肝化痰,化痰通窍。
方解:
方用钩藤平肝,曼陀罗花化痰;红花活血化瘀;川乌化痰宣痹止痛;甘草泻火、并调和诸药。本方配伍精炼,合而用之,有平肝化痰,化瘀通窍之功。
主治:
精神分裂症。
疗效:
治疗200例,痊愈32例,显效87例,有效26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为82.5%。
附记:
曼陀罗花,又称洋金花,有毒。剂量一般从1~2克,逐渐增加为宜。
柴芍龙牡汤
来源:
陈沅生,《医方新解》
组成:
柴胡12克,白芍、龙骨、牡蛎、玉竹各24克,茯苓12克,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
镇惊安神。
方解:
方用柴胡疏肝解郁;白芍敛阴柔肝,共为主药;龙骨、牡蛎镇肝熄风;玉竹养阴缓肝;茯苓、甘草宁心安神,均为辅佐。
主治:
凡是“胸满烦惊”主证之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高血压病、冠心病、阵发性心动过速、甲亢、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用之。
加减:
临证运用,应随证酌情灵活加减运用。
疗效:
临床屡用,每获良效。
条目信息
1
摘自《秘方求真》
2
本条ID:11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