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胰饮
来源:
王文赛,《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
柴胡、黄芩、黄连、半夏、木香、枳壳各6克,金铃子、神曲各9克,厚朴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病重2剂),日服3~6次。
功用:
疏肝理气、消滞和中、清热解热、通里攻下。
方解:
本病虽为脾胃病,而表现为肝胆征候。其病理主要是以食积气滞、或肝胆湿热蕴结以及脾胃实热等为主。方用柴胡、枳壳、金铃子、木香、川朴疏肝理气以减少胃液分泌及游离盐酸,使脾胰腺的分泌减少,且有利胆作用,又可使俄狄氏括约肌松弛,有利于消除胰管梗阻和减低其压力;以黄芩、黄连等清热泻火解毒、半夏降逆化痰和胃;神曲消食和中,如加入大黄、芒硝(玄明粉)通里攻下,能增强肠蠕动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消除肠麻痹和瘀滞状态。若随证加减,用之效著。
主治:
急性胰腺炎。
加减: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9克(后入)、玄明粉12克,或再加木香槟榔丸6~9克;类似阳明热结里实证者,重用承气汤合加味木香槟榔丸;实热重者,加金银花15克,连翘9克;湿热重者,加茵陈15克,栀子9克;口渴者,加知母9克,芦根60克;积滞者,加山楂9克,或加麦芽、谷芽各9克;疼痛日久者,加赤芍、桃仁各9克,红花5克。
疗效:
治疗203例,治愈201例,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者2例。治愈率为99%。
栀干芍草五香汤
来源:
鲜继明,《四川中医》(4)1985年
组成:
栀子、干姜各9克,白芍24克,甘草6克,木香9克,降香12克,檀香6克,沉香3克,乳香6克。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少量频服。
功用:
温中祛寒、消炎缓急、理气止痛。
方解:
“不通则痛”,脘腹急痛症,多因寒凝气滞、阻塞腑气所致。本方系由栀子干姜汤、芍药甘草汤加五香而成。方用干姜温中祛寒,栀子清郁热;寒热并用、以祛寒热之邪;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入木香等五香之味以理气止痛。邪去气顺则痛止。所谓“通则不痛”是也。故临床用之颇效。
主治:
脘腹急痛症(如胃窦炎、急性胰腺炎、肠道蛔虫症等)。
加减:
若留寒偏重者,重用干姜,去乳香,加吴茱萸、荜拨;肝胃郁热者,重用栀子,加黄连、蒲公英;饮食停滞者,加焦三仙、槟榔;肝郁气滞者,加柴胡、枳壳、佛手;瘀血停留者,重用降香、乳香;加丹参、元胡;脾胃虚寒者,加黄芪、党参、桂枝;呕吐蛔虫者,加乌梅、槟榔;阳明腑实者,加大黄、芒硝。
疗效:
周德龙多年验证,屡起沉疴。对消化系统多种疾病引起的脘腹急痛症,有迅速止痛之效。
附记:
本方性味偏于辛温,故对于寒积疼痛效果良好。对于热郁疼痛,适当加减,同样能获显效,并无耗气伤阴之弊。
清胰汤1号方
来源:
《新急腹症学》
组成:
柴胡、杭芍、大黄(后下)各15克,黄芩、胡黄连、木香、元胡、芒硝(冲服)各1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用:
理气开郁、清热解毒、通里攻下。
方解:
方中以柴胡疏肝理气;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黄芩、胡连清热解毒;元胡、木香理气止痛;大黄、芒硝通里攻下。本方用于肝郁气滞、脾胃蕴热、腑实便结主症的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主治:
急性胰腺炎。
加减:
若热重,加金银花、连翘;湿热重,加茵陈、栀子、龙胆草;呕吐重,加竹茹、代赭石;食积,加莱菔子、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胸满,加厚朴、枳实;有瘀块,加穿山甲、三棱、莪术;肩背痛,加栝蒌、薤白;体虚中寒者,去清热解毒及通里攻下药,加附子、干姜。
疗效:
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附记:
本方为天津南开医院经验方。若因胆道蛔虫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可改用清胰汤Ⅱ号《新急腹症学》:方用柴胡15克,黄芩、胡黄连、木香、芒硝各10克,槟榔、使君子、苦楝根皮各30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柴胡陷胸汤
来源:
游开泓,《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
柴胡、黄芩、半夏各9克,白芍15克,枳实、大黄各10克,芒硝12克,甘遂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
和解通下、清热逐水。
方解:
方用柴胡、黄芩、半夏、白芍和解表里、缓急止痛;枳实、大黄、芒硝通下泄热;甘遂配黄芩清热逐水。诸药相伍,共奏和解通下清热逐水之功。其中芒硝、大黄首剂用量,凡重型者,可加倍用量,以达到通便止痛的目的,然后酌情减量或去芒硝所谓“得快利,止后服”之意。
主治:
急性胰腺炎。
加减:
兼有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呕吐者,加代赭石、竹茹;腹胀者,加川朴、清风藤;黄疸者,加山栀、茵陈、龙胆草;吐蛔,加槟榔、使君子、苦楝根皮;挟瘀者,加桃仁、赤芍;腹痛剧烈者,加延胡索、川楝子。
疗效:
治疗30例,全部治愈。其中24例治疗1〜4天后临床症状与体征迅速缓解;3例合并胆道炎症,3例并发胆道蛔虫症,另加输液1~2天。尿淀粉醇恢复正常最快者1天,最慢者5天;疗程最长者11天,最短者2天。
二白生脉散
来源:
肖熙,《千家妙方·上》
组成:
麦冬15克,五味子9克,白芍12克,黄芪18克,鳖甲15克(先煎)、白薇6克,石斛10克,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均先煎)。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
养阴清热、益气敛汗。
方解:
若证属内热未退、气阴两亏、汗出亡阳之急性胰腺炎,方用麦冬滋润、石斛养阴,取其甘寒清热生津;鳖甲配白薇益阴泄热;合以白芍尤能排除阴分之虚热;龙骨、牡蛎重镇安神、煅之兼能收敛止汗,兼佐五味子复能加强敛汗安神之功;黄芪益气固表,加重用量,并与煅龙牡、五味子等相伍,更能发挥益气敛摄之效。综合诸药性能,共达养阴清热、益气敛汗的作用。
主治:
急性胰腺炎。
加减:
阳虚欲脱者,加附子;气虚甚者,加人参(或党参);血虚,加熟地、当归;血热,加生地、丹皮;热毒内盛或湿热蕴蒸,可随证加入清热解毒或清热化湿之品。
疗效:
多年使用,屡验屡效。
附记:
本方名为编者拟加。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不仅可以应用于病程中各个阶段,且对于急性胰腺炎并发早期休克的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
胰腺汤
来源:
姜春华,《全国名老中医验方选集》
组成:
生大黄、枳实、苏梗、藿香各9克,大腹皮6克,黄芩9克,黄连、玄明粉(冲服)各6克,旋覆花(包煎)槟榔各9克,生甘草3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分服。
功用:
宽中理气、通便泻火。
方解:
急性胰腺炎,症见脘腹疼痛、大便秘结者。
主治:
临床使用,每获佳效。
疗效:
方名为笔者拟加。胰腺炎患者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戒酒色,戒忧郁、恼怒等不良情绪。
慢性胰腺炎方
来源:
刘万程,《中国当代中医各人志》
组成:
柴胡、黄芩各15克,枳壳、黄连各10克,大黄6克(后下),火麻仁15克,片姜黄10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
疏肝理气,消导通腑。
主治:
急慢性胰腺炎。
疗效:
多年应用,效果甚佳。
附记:
又王仲青(主任医师)用自拟大黄灵脂汤治疗急性胰腺炎,颇具效验。药用生大黄30~60克,五灵脂9克(醋炒)。将冷水(适量)烧沸,放入上述2味药同煎3~5分钟,不可久煎(久煎就会减少通便作用),须注意服之呕吐,即使呕吐不止,仍坚持服之,一旦大便通畅,呕吐随之消失。
条目信息
1
摘自《秘方求真》
2
本条ID:11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