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痰热壅阻,腑实燥结,气机逆乱所引起的急性中风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蹇涩,肢体麻木,眩晕,恶心呕吐,胸闷,喉有痰鸣,大便干结,昏蒙嗜睡,口臭口干,舌红或暗红,苔黄腻或黄白相间,脉弦滑。
配方及用法:法半夏、制南星各12克,茯苓15克,陈皮、枳实、菖蒲、栀子各9克,黄连、远志各6克,瓜蒌30克,生大黄9~15克,芒硝6~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有颅内压增高者,使用中药利水剂降颅压(茯苓30克,猪苓15克,泽泻、车前子各20克,白术12克);血压偏高加服牛黄降压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痰热壅盛者加天竺黄12克;血淤者加丹参30克,赤芍、鸡血藤各15克,桃仁10克,也可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或川芎嗉注射液;胸闷纳呆者加神曲12克,炒谷、麦芽各30克;气虚者加黄芪20克,太子参20克,党参12克;阴虚者加生地、麦冬各15克。恢复期多采用综合治疗措施(针灸、理疗、功能锻炼),加快病情恢复。
疗效:治疗中风30例,基本痊愈(偏瘫基本恢复,语言蹇涩基本消失,生活能够自理)16例,好转(偏瘫明显恢复,可依杖行走)10例,有效(半身不遂10例全部有所好转,言语清楚,但不能行走)4例,总有效率100%。
荐方人:河北省张家口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教授王俊国
引自:《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