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脑震荡后遗症秘方续集

四子定晕汤

来源:
刘懿,《福建中医药》(1)1984年
组成:
女贞子、枸杞子、桑椹子、菟丝子各12克,党参、枣仁、黄芪各15克,当归、蒺藜各10克,川芎、远志各6克,牡蛎18克,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
养肝益髓,补气活血,营脑安神。
方解:
盖头为诸阳之会,位居至高,内涵脑髓,以统全身,为“元神之府”。脑部受伤,致气血逆乱,元神无主,脉络瘀阻,清窍不通,若迁延日久,必虚而不复,气血受损,穷病及肾,水不涵木,风阳上越,神志扰乱而作。本着“精血同源”之旨,治宜补肝肾,益精髓,气血双补。故方用四子补益肝肾,党参、黄芪补中益气;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枣仁、远志安神定志,牡蛎,蒺藜转潜止晕,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成方,共奏养肝益髓,补气活血,营脑€神之功,因药中病机,故收效颇捷。
主治:
脑震荡后遗症。
加减:
一般宜守本方如一,方能奏效。若合并他症,则当加减使用。
疗效:
治疗多例,均获良效。

健脑散

来源:
朱良春,《中医杂志》(1)1989年
组成:
红人参15克,(参须30克可代),地鳖虫、当归、甘枸杞子各21克,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制乳香、制没药、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用法:
马钱子有剧毒,需经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晒干,放麻油中炸,应掌握火候,如油炸时间太短,则内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如油炸时间过长,则内心发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1枚切开,以里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以上诸药晒干,共研极细末,胶囊装盛亦可。备用。每次服4.5克,每日早、晚各1次,开水送服。可连续服用2〜3个月。
功用:
攻补兼施,通络止痛。
方解:
本证多呈现虚中夹实之征,因其虚,必须大补气血,滋养肝肾,因其实,气血瘀滞,又须化瘀活血。方取红参、枸杞子、紫河车、当归养血益气,滋补肝肾,精血旺,则髓海充。选地鳖虫、地龙、乳香、没药、全蝎、鸡内金、血竭化瘀通络,疗伤定痛。马钱子制后毒即大减,善于通络止痛,消肿散结,尤有强壮神经之功,对此症之恢复,有促进之作用。川芎既能行气活血,又能载药直达病所。攻补兼施,标本结合,故奏效较佳。
主治:
脑震荡后遗症,症见头晕而痛,健忘神疲,视力减退,周身酸痛,天气变化时则更甚;有时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冲动,面色黧黑,舌有瘀斑,脉多沉涩或细涩者,均可用之。严重神经官能症患者,亦可用之。
加减:
如有阴虚或阳虚或痰浊内阻者,应配合辨治之汤剂以助之。
疗效:
屡用屡验。一般用药1~2周始见效机,以后持续服用2~3个月,多能治愈。

活血温胆汤

来源:
郭国栋,《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
丹参、桃仁、远志、菖蒲、枳实各12克,制香附、红花、竹茹、半夏、陈皮各9克,茯苓、木通、厚朴各15克,车前子30克,胆星、大黄(后下)各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
活血化瘀,祛痰利湿,清窍攻下。
方解:
颅脑损伤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脑组织不同程度的缺氧、水肿、出血及微循环障碍,导致脑压升高,以气滞血瘀,痰湿内阻为多见,故方用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和缺氧状态;竹茹、半夏、陈皮、茯苓、木通、车前子、胆星清热祛痰利湿,能消除脑组织水肿;厚朴、枳实、大黄通里攻下,可使病理产物——振血、痰湿等邪有出路,兼醒后天脾胃改善体质;远志、菖蒲清窍安神;佐以香附、陈皮等理气药加强活血祛瘀之功,互相配合,疗效较著。
主治:
脑震荡和轻、中度脑挫伤。症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或嗜睡,便干纳差,甚至肢体活动障碍等一系列症状。
疗效:
治疗脑外伤15例,(其中脑震荡6例,轻、中度脑挫伤9例),结果:各种主要症状明显缓解,体征消失者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有效者一般服药2〜3剂症状即明显减轻。
附记:
本症单用广西田七粉,每服3克,温开水冲服,日服2~3次,用于轻型脑外伤,效果亦佳。
条目信息
1
摘自《秘方求真》
2
本条ID:11047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