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小儿时期多见急性尿毒症。由于不同原因可引起肾脏生理功能急剧减低甚至丧失,或肾单位受到疾病破坏而减少,引起肾脏的排泄调节功能和内分泌代谢功能出现严重的损害而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和并发症。急性尿毒症初期有明显的少尿,每天尿量仅50~100毫升,伴有恶心、呕吐、出血、昏迷、酸中毒及高钾、低血、低钠等表现。慢性尿毒症最初可能表现多饮、多尿和夜尿,以后出现失眠、乏力、头痛等,除电解质平衡紊乱外,机体各系统均被累及。
尿毒症的病因较多,如挤压伤、烧伤、中毒等物理化学因素;也可发生于原有疾病基础上,如腹泻、呕吐、脱水、严重感染、肺炎、败血症;或是先天性肾脏畸形、尿路梗阻、肾病、肾小球肾炎、肾结核、红斑狼疮、流行性出血热等的并发症或结局。
急性尿毒症有明显的尿量减少,但应与肾前性少尿区别。慢性尿毒症尿量可不减少,反而出现尿多症状。血尿素氮均有明显增高,慢性尿毒症血肌酐增高更明显。24小时尿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β2微球蛋白增高表明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障碍。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对急性尿毒症采用控制液体摄入量,纠正电解质紊乱,限制蛋白质,控制和预防感染及止惊、降压、控制心衰等措施。如血尿素氮超过80%毫克。钾超过6毫克当量/升时应考虑透析疗法。对慢性尿毒症应争取早期诊断,去除病因。长期有规律的各种透析有助于延长生命。肾移植可使50~60%患者长期存活。
本病属中医“癃闭”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如肾与膀胱气化失调可引起本病。另一方面,水液的吸收、运行、排泄互为关联,还有赖于三焦的气化作用。三焦的气化,主要依靠肺、脾、肾三脏的通调、转输、蒸化,若因湿热壅塞,三焦气化不利,或肾气衰微,命门火不足,三焦气化无权,形成无尿。闭郁甚者,则水邪、尿毒内攻,势必导致水肿、呕逆、心悸、喘促,或抽搐、昏迷,危及生命。(时毓民)
1.温阳益气养阴方
来源: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顾文华
功能:
温阳益气滋阴。(1)方主治脾肾阳虚型尿毒症,表现肢冷、面色㿠白、舌胖、脉软;(2)方
主治:
气阴两虚尿毒症,表现神疲、纳呆、口干、舌质红、苔少等。
组成:
(1)炮附子9克、党参12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水煎服。(2)党参15克、黄芪15克、生地9克、知母9克、黄柏9克、牛膝9克,水煎服。
加减:
浮肿加车前子9克、泽泻9克、猪苓9克;腹水加大腹皮9克、葫芦15克;面色黧黑夹瘀加益母草30克、当归9克、赤芍9克、桃仁9克;湿热加黄芩9克、山桅9克;大便秘结加生大黄9克(后下)。另用生大黄18~3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炮附子6~9克煎液100至2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次。
疗效:
本方治疗28例小儿尿毒症,多数由慢性肾炎引起,结果显效6例,好转13例,无效9例,无效病例中有3例死亡。
按语:
本方系上海著名中医儿科专家顾文华教授的经验方。尿毒症以脾肾虚寒型多见。(1)方中附子温脾肾;党参补中益气;龙骨、牡蛎收敛固涩;若配合大黄则泻而不峻。大黄有清热、泻下、活血等作用,对促进氮代谢物的排泄有积极作用,加用大黄口服或灌肠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已为国内众多的临床报道所证实。
2.蟾蜍散
来源:
天津市儿童医院何世灵
功能:
解毒利水。
主治:
小儿尿毒症合并腹水者。
组成:
蟾蜍2个、巴豆14粒,焙干后研细末,分4天服用。以上是13岁儿童用量,13岁以下酌减。
疗效:
本方治疗1例狼疮肾炎伴尿毒症患儿,曾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无效,病情日益加重,腹水明显,非蛋白氮达80毫克%。后加服本方后尿量明显增加,腹水消失,诸症好转,尿素氮下降至27毫克%。
按语:
本方系天津市名老中医何世灵先生的经验方,由徐振纲整理。蟾蜍味辛凉微毒,功专解毒症,主治腹中冷癖,水谷瘀结,巴豆性味辛热有毒,善逐水饮,与蟾蜍配合,能疏气机之痞塞,通三焦之壅滞,故可收利水消肿之功。现代医学证实蟾蜍有强心利尿及激素样作用,此可能是治疗尿毒症伴脱水的药理基础。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