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秘方

脓疱疮又称传染性脓痂疹,是一种较常见的化脓球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本病具有接触传染的特点,通过自家接种或互相传染,夏、秋季常在儿童中流行。本病临床特征:(1)由葡萄球菌引起者,初为少数散在丘疱疹或水疱,迅速扩大成脓疱,以后数目增多,脓疱壁薄、松弛,周围有红晕,脓疮破后其糜烂面上覆以黄色或灰黄色厚痂。有的损害向周围扩大,中央渐愈,周围皮损可融合成环形,称环状脓疱疮。(2)由链球菌或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者,初起为红斑,迅速发生水疱、脓疱,周围有明显红晕,脓疱破裂结黄绿色脓痂,四周不断有新的皮损出现。本病多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重则可蔓延全身。自觉瘙痒,常因搔抓而不断将细菌接种到其他部位,发生新的皮损。(3)本病发生于新生儿者称新生儿脓疱疮,多发生于出生后4~10天婴儿。表现为臀、下腹或大腿上部等尿布区,突然发生大疱,疱液开始澄清,迅速变为脓疱,疱破后可露出糜烂面,病变发展迅速,有的可伴发败血症、肺炎、肾炎或脑膜炎而危及生命。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亦可两者混合感染。细菌分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第Ⅰ组71型最多见。其次为80/87型,同时在患者鼻腔中也培养出同型的葡萄球菌。一般认为脓疱疮继发急性肾炎者,多由于链球菌49型及M型2所致。本病的诊断不难,常须与水痘、丘疹性荨麻疹等相区别。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对皮疹广泛者给予磺胺或抗菌素制剂全身治疗。

祖国医学所称之“天疱疮”、“黄水疮”或“滴脓疮”者相当于本病。《外科启玄》谓之“黄水疮亦名滴脓疮,疮水到处即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黄水疮》曰:“初起如粟米……破流黄水,浸淫成片,随处可生。”本病之病因病机为脾湿内蕴,腠理失固,热毒外袭肌表而发病。治疗宜清暑利湿或清热泻火、益气解毒。(向熙瑞)

1.黄山栀方

来源:
安徽中医学院丁学成
功能:
苦寒泄热,清火解毒。
主治:
脓疱疮。
组成:
黄连5克、黄芩5克、黄柏5克、山栀5克。每剂药头煎早晚分服,2煎药汁每天外洗患部2~3次。
加减:
阴虚者加赤芍、丹皮等;瘙痒严重者加苦参、泽泻等。
疗效:
治疗31例,男13例,女18例;发于头面部者23例,发于头面及四肢者8例,经上述治疗均获痊愈。
按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蛇床燥湿方

来源:
洪济卿
功能:
清热燥湿,杀虫消炎。
主治:
脓疱疮。
组成:
蛇床子30克、苦参30克、苍术15克、黄柏15克、川椒15克、轻粉0.5克,水煎3次,趁热取药汁分早、中、晚3次熏洗患处,每次10分钟左右。
加减:
红疹期加蝉蜕10克。
疗效:
治疗64例,全部治愈。病程3~30天,多在7天左右,平均用药14次。
按语:
必要时可配合内服清热解毒药。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三日愈方

来源:
湖北省隆化县医院董万和
功能:
清热解毒,利湿杀菌,收敛止痒。
主治:
脓疱疮。
组成:
(1)马齿苋50克、五倍子25克、枯矾25克,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煮30分钟,取药液凉至37℃备用。(2)密陀僧7克、蚤休5克、大黄3克、青黛3克、煅石膏3克,将诸药混合研细过120目筛,盛入洁净瓶内消毒备用。用法:用煮沸过的纱布蘸(1)方药液涂擦已消毒过的皮损处,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根据皮损程度和范围取适量(2)方药粉,用麻油或豆油调成糊状,涂病损处,每日2~3次。
疗效:
治疗212例,痊愈199例,占93.9%;好转10例,占4.7%;无效3例。
按语:
方中马齿苋、五倍子、蚤休、青黛、大黄均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菌之功;密陀僧消肿防腐;煅石膏、枯矾亦具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痒之效,故诸药配合使用可获良效。

4.洗疮方

来源:
陕西省洛南县中医医院张君喜
功能:
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主治:
脓疱疮。
组成:
黄柏30克、生大黄30克、苦参30克、蒲公英20克、百部20克、银花20克,水煎外洗患处,每日3~5次。患处有粘稠渗出液或结痂时宜先以温热淡盐开水清洗后再用本方。
疗效:
治疗60例,痊愈56例,疗程4~8天,平均6天;余4例用药3天,因效果不显而改用其他疗法。
按语:
方中黄柏、苦参、生大黄清热燥湿、杀虫解毒,配以百部兼能止痒;银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诸药合用,具清热解毒祛湿、杀虫止痒消炎之功。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5.黄石丹方

来源:
吉林省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马云楼
功能:
清热解毒,收敛生肌。
主治:
脓疱疮。
组成:
黄柏60克、煅石膏60克、轻粉12克、红升丹12克、枯矾6克,共研为极细末,用香油或豆油调敷患处。黄水多时,可直接将药粉撒布患处。
加减:
病情严重者可酌情选用消风散:荆芥5克、防风5克、生地5克、苦参3克、胡麻仁3克、苍术6克、牛蒡子3克、知母3克、赤芍3克、蝉衣3克、银花6克、黄芩1.5克、甘草1.5克,水煎服。此为10岁以上患者剂量,10岁以下患者量酌减。
疗效:
治疗106例,年龄1~10岁97例,病程均在1个月以上,全部治愈。经7~15天治愈者81例,16~20天治愈者23例,1个月以上治愈者2例。
按语:
本方内的轻粉与水共煮及曝光时,可分解产生剧毒物质,故使用本方注意避光,忌与水共煮及大面积使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6.参黄外洗方

来源:
湖北省蕲春县第二人民医院田瑞芳
功能:
清热燥湿泻火。
主治:
脓疱疮。
组成:
黄连20克、黄柏20克、黄芩20克、苦参30克、蛇床子15克,上药加水1600毫升,煎取1200毫升药液,待冷后滤去药渣即可外洗,每次外洗时间约10分钟,每日3次,无论有无病灶部位全身当洗,以防黄水外流,病灶扩散。
疗效:
本方治疗120例脓疱疮患者,其中男69例,女51例,以小儿为多;病灶分布以头面、颈项、四肢为主者73例,蔓延全身者47例。115例经用本方疗效显著,占95.8%;3例好转,占2.5%;2例无效,占1.7%。总有效率达98.3%。最少外用2剂,最多外用6剂即告痊愈。
按语:
脓疱疮如《疮疡经验全书》所述:“此疮之发……合家相染。”其病机乃因夏秋季节暑湿热毒入侵,气机不畅,疏泄障碍,熏蒸皮肤而致。治用黄连、黄柏、黄芩、苦参、蛇床子清热燥湿,专作外治,取得一定疗效。

7.金素丹

来源:
陕西省洛川县医院朱欣
功能:
清热解毒,杀虫燥湿。
主治:
小儿脓疱疮。
组成:
雄黄2份、枯白矾3份、生明矾3份,共研细末即成金黄色之粉剂。用时将药粉外敷皮损处约1毫米厚,略加按压,以不掉为度,不必包扎,只要皮损区干燥,不必加药。如有流黄水或药痂漂起,应随时用无菌棉球拭去,双氧水处理创面后重复撒药。
疗效:
外用治疗852例4岁以内的小儿脓疱疮,除19例治疗10余天无效改用他法以外,余833例全部治愈,治愈率为97.8%。其中用药1次治愈130例,占15.3%;2~5次治愈450例,占52.8%;6~10次治愈196例,占23%;10~18次治愈57例,占7%。
按语:
本方有较强的杀菌、燥湿、保护和收敛作用。除高烧、恶寒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的患儿,一般不需运用抗菌素和抗组织胺药。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16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