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敏小传及医术概要

赵学敏(约1719~1805年),号依吉,字恕轩。公元1720-1805年(清康熙五十九年——嘉庆十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是继李时珍之后的杰出的药物学家,著有《本草纲目拾遗》和《串雅》(内外编)等书。 赵学敏生活的年代,正值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资本主义刚刚萌芽,社会的进步,对赵学敏有着一定的影响。在他年轻的时候,当过官吏的父亲,要求他努力读书,以求功名。但他却对此不感兴趣,而专心致力于医药学研究。虽然学敏出身于官僚家庭,但他关心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深知劳动人民缺医少药的难处,同情为贫苦人家服务的走方医的低下地位。为了药物学的研究,他曾和他的弟弟一起开辟药圃,亲自动手试种药物,并经常向有经验的民间医生、药农等请教,吸取了大量医药学知识营养,为其在医学上的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他三十多岁时,家乡一带有个很有名望的老走方医,名叫赵柏云是赵学敏的本家,将其经验和著作传授给了学敏,学敏将其删繁就简,重加审订,再加上他自己的经验,于公元1759年(三十八岁时)写成《串雅》一书。此后,于四十五岁(公元1765年)时,又将其在药物学上的成就,写成《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对李时珍《本草纲目》,进行了补充校订,成为《串雅》的姊妹篇,两者对祖国医药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贡献。此外,学敏一生,还有十多种著述,如《医林集腋》、《养素园传信方》、《囊露集》、《本草话》、《摄生闲览》等,可惜多已散失。

学术思想

1重视民间走方医的经验收集整理工作

在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所谓游乡串户的“走方医”,社会地位低下,服务对象是贫苦的劳苦大众,对保护劳动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在历代社会及医学界,却没有他们的地位。赵学敏对此愤愤不平,认为走方医“顶、串诸术,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且有“不悖于古,而有利于今”的医疗经验,称赞他们治病,往往是“药物不取贵”,“下咽即能去病”,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写成《串雅》一书,为发掘我国民间医学遗产,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2重视疾病的预防

赵学敏继承《内经》“上工治未病”的思想,认识到一些疾病,通过采取某些措施,是可以预防的。因此,他在《串雅》外编中集录了除蚤、灭虱、驱蝇、禁蚊等,驱除致病害虫的措施。虽然,限于当时科学条件,他不可能认识到这些昆虫,就是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但至少他认识到了这些昆虫是害虫,是与疾病产生有关系的,因而,才将其录入医书。此外,他还主张佩带、悬挂、烧熏、口服某些药物,以避“疫气”。这种积极的预防疾病的方法,极大地丰富了祖国预防医学的内容。

3在药物学上的贡献

赵学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除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作了比较重大的补充之外,并作了一些勘误工作。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他长期深入民间接近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吸取劳动人民的智慧分不开,与他多年来辛勤地从事祖国医药学的研究分不开。从他所增加的一些药物,可以看出多数来自民间,还有少部分是外来药。他对每味药的药理、性质、主治、功用,都作了较为详细而正确的描述。(四)在临床医学方面:赵学敏除总结整理,并积极运用民间的一些简、便、验、廉的方药治疗疾病外,对一些疾病的认识,也有很多独到之处。如他对慢性痢疾的认识:“身体衰弱的人得了冷积痢,没有发热躁扰和腹痛等症状,大便虽通畅有黄白相杂的颜色,但没有里急后重,小便清长。病积日久,在大肠和直肠交界的地方,形成有小折曲,药物作用不易到达,所以,病情忽轻忽重,或好了些时,又发作一阵子,大便忽红忽白,或硬或溏,总没有一定”。这段话,几乎把一些慢性痢疾的症状和发展情况,都描写尽了,没有长时期深入细微的观察病情,没有高深的医疗诊断和经验,是不会有这么深刻的认识的。 。

条目信息
1
本条来源于网络。
2
本条ID:10009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