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俊小传及医术概要

周扬俊(17世纪中叶),字禹载。江苏吴县人。

生平事迹

周扬俊初为付贡生,攻举子业,年近四十,仍屡试不售,遂弃儒习医,钻研仲景之学十余年,辛亥年间(1671年)游京师,复从林北海学,由此延治者接踵。周氏认为张仲景《伤寒论》以阐发寒温外感病为主要内容,以辨证论治为主要精华。经王叔和整理后的《伤寒论》决非原版,必须纠偏补缺,重新编次,故撰《伤寒论三注》16卷(1683年),采方有执、喻嘉言二家之说,再别出己意予以补充,另辑《温热暑疫全书》4卷(1679年)对元代赵以德所衍义的《金匮玉函经》加以补注而成《金匮玉函经二注》22卷(1687年),并对葛可久之《十药神书》加以注释。

学术思想

周氏对外感病多有研究,他把温、热、暑疫与伤寒加以区别。认为伤寒仅在一时,温热暑疫。每发三季,为时既久。病者益多,并力主四者皆属热证。治疗应以寒凉为主。

1对伤寒理论的研究。周氏治伤寒,志宗仲景,推崇方有执和喻嘉言错简之说,但又能突破方喻之藩蓠,扬长避短补缺,以体现辨证论治为主要目的,他于辨证,既注意详辨症状以揭示证候的实质,又重视类比证候,析同审异。如对“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一条,周氏注曰:“当汗不汗因而致衄者,必点滴不成流也。阳邪既不大泄,热从何解,仍以麻黄汗之,势必解散而不衄矣。”即以“点滴不成流”说明了衄血的症状特点,亦提示了该条的辨证要点。又如对315条白通汤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和317条通脉四逆汤证,周氏分析两证曰:“同一脉微,下利厥逆烦呕,所异者,发热面赤,咽腹之痛与否耳,乃一加猪胆,而脉暴出者死。……今少阴病,先与白通汤,不但厥不止,反至厥无脉。干呕而烦,一切阳药,先已拒格不入。”说明两证的共同病机为阳虚阴盛。前条服热药后,产生阴阳格拒,故主死;后条是阴盛格阳之证,尚可用通脉四逆汤主之。辨证准确后,施治的关键即在方药的选择运用。故周氏很重视对方剂的研究,如对猪苓汤与五苓散的运用,他说:“(猪苓汤治)下利而兼咳呕渴与心烦,明系热邪挟水饮停于心下也,水性下行,去则热消,邪从水道矣,故取五苓散之三,以清热利水,乃复以阿胶易白术者,取其滋阴也,以滑石易桂者,以无太阳表证,专去膀胱蓄热也。水去而诸证悉除矣。”如此分析,将二方的临床运用。阐述得淋漓尽致。

2对温病学说的研究,周氏辑《温热暑疫全书》。讨论温热暑疫的治疗。主要根据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兼附病的治疗则采用历代名家的主张,如湿温的治疗则遵从朱肱和许学士的论述,阳毒发斑和阴毒发斑则取刘守真、王安道、赵以德的方法。疫病的治则则以吴又可《温疫论》的论治为主,兼附喻昌等名家之说。对暑病的论治在综合前人之说的基础上,周氏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夫夏月暑证,即《金匮》中湿暍气蒸之病也。洁古、东垣以动静分阴阳,动而得之为阳用白虎;静而得之为阴,用大顺、冷香诸剂。岂知夏月杲杲炎威,有阳无阴,动静不甚相远,惟多食冰果冷物及恣意房帏,致伤太阴少阴者,热药可以暂用,岂得视温热之味为通行之药乎?”周氏对温热病发病的认识,主张伏邪之说,认为“冬有温病,先开发人之腠理,而寒得以袭之。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至于春对强木,长而水不足以供其资,始则当春而温,木旺水亏所郁升发,火气燔灼病温而已矣。其所伤者寒也,所病者温也,所伏者少阴也,所发者少阳也。”另外,周氏推测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时为外感病全书,温热病证散失者尤多,致使今之《伤寒论》大部分叙述风寒之邪形成的病证,略载温热病证,所以他在《伤寒论三注》中以较大的篇幅,增加了暑病、春温、热病、湿温、阳毒发斑、疫病及小儿热病等温热病证20种,采先贤论温热病之精华,以补《伤寒论》之不足谋求寒温合论。

综上所述。周氏对外感寒热病证均有研究。他在采集前人论述精华的同时亦有所发挥,主张寒温合论以指导临床对外感病的治疗。对中医外感病的论治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条目信息
1
本条来源于网络。
2
本条ID:10007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