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乾孙小传及医术概要

葛乾孙(1305~1353年),字可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生平事迹

葛乾孙出身于三世医家,祖父从豫攻医,父亲应雷更是以医名世,曾由平江医学教授提升为浙江医学提举,著有《医学会同》2卷,对刘守真、张洁古之学南传,曾做过积极工作。葛乾孙体貌魁悟,臂力过人,能文善武,但屡试不第,乃继承父业,治病多奇效,医名与朱丹溪相埒。据传葛氏与朱丹溪交谊甚厚,曾共同会诊病人。

金元时期医学繁兴,人才蔚起,“四大家”医学思想在当时曾有过很大影响,葛氏却能自辟蹊径,独树一帜,从不为四家所局限,他为了博采众家之长,曾经“遍历江湖,……是以日夜苦心用志,务在中病”。葛氏曾自述说,他遇到过一个极明医道、精通方脉的“歪人”,葛氏拜其为师,师事三月,得其奇方一册并且付诸临证,一用一捷,葛乾孙于临证能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除药物、针灸、推拿外,颇注重精神疗法。他精于针刺术,《异林》曾载其针狂犬病及瘫痪验案。又精于用药,《霏雪录》记载他有一次因炒大黄过焦,就全部弃去不用,可见其用药的审慎。凡病家求治,不同贵贱皆往,且经常资助贫病,说明其医德之高尚。

葛氏主要著作有《十药神书》1卷(1348年),另著《医学启蒙》、《十二经络》,均亡佚。

学术思想

葛氏对痨病深有研究,颇多创获,他所著《十药神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肺痨病的专著,其理法方药自成一体,为肺痨病的防治提供了一整套法则。

葛氏认为肺痨多由沉溺酒色,饥饱劳伤,精血耗竭所致,指出“盖因人之壮年,血气充聚,精液完足之际,不能守养,唯务酒色,岂分饥饱,日夜耽欲,体弱形羸,颊红面白,口干咽燥,小便白浊,精遗盗汗饮食难进,气力全无。”此论虽非完尽,确也道出了肺痨形成的主要内因和症状。对肺痨之治疗葛氏仅列治痨处方10条,然而用药次第开列于后,用药之法逐一条陈。10方之中,错综变化,有几千百方,且治法切中款要。所立10方,止血有三,止嗽有三,营养剂3方,镇静剂1方。并且置止血法于卷首,兼顾止嗽;于肺痨后期,则以营养镇静为主。其首为“甲字十灰散”,治吐血咳嗽,如不住者就以“乙字花蕊石散”止之。葛氏云,“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此定理也。止血之后,患人必疏解其体”,故用“丙字独参汤”补之,并以“丁字保和汤”治久嗽肺痿,如虚弱骨蒸。就施用“戊字保真汤”止嗽宁肺;此外如“己字太平丸”之润肺扶痿,“庚字沉香消化丸”之下痰疏气,“辛字润肺膏”之治久嗽、肺燥、肺痿,“壬字白凤膏”之治一切久怯虚惫、咳嗽、吐痰、咯血、发热,“癸字补髓丹”之治久痨虚惫、髓干、精竭、血枯、气少等,医者倘能依法施用,无不得心应手。总之,治疗血证首在止血,其次化瘀;血止之后,再用人参大补元气,继以止嗽宁肺、润肺扶痿及下痰疏气诸法循序渐进,最后滋养全身,复其根本。虽然方不过一十,药不过半百,规矩所立,足成方圆。

葛氏于治痨之域所立诸法,实为启后学之津粱。清初名医叶天士治虚劳血证,皆采用其方,清代名医周禹载、陈修园等都予以推崇,谢观于《中国医学源流论》中亦评价说:“虚劳之证,世亦多专书,其为医家所宗者,为元葛可久之《十药神书》。”

条目信息
1
本条来源于网络。
2
本条ID:10004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