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瀛(13世纪),字登父,号仁斋,三山怀安(今福建福州)人。
生平事迹
杨士瀛家传医学,早年矢志学医,于《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诸家典籍,莫不悉心钻研,其学上宗汉魏,下逮两晋、隋唐以至当代名医,能将其学说冶于一炉而融会贯通,独树一家之言。金、元、明、清各代学者多宗其说。
杨氏于临证之余,勤于著述,在精研古典医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撰有医学著作多种,计有《伤寒类书活人总括》7卷(1260年)、《仁斋直指小儿方论》(又名《仁斋小儿方》4卷,《医脉真经》2卷(1261年)、《仁斋直指方论》26卷(1264年)
学术思想
杨氏精于内、外、小儿诸科,临证经验丰富,他对小儿的生理、病理及常见病的证治方论均有阐述,尤详于小儿惊、疳、泻、痢难治4证。对于小儿惊风之论,别具特色,论述颇为精当。提出热盛生痰,痰盛生惊,惊盛生风,风盛生搐;治搐先于截风,治风先于利惊,治惊先于豁痰,治痰先于解热的学术见解,对后世儿科医家颇有启发。杨氏反对用泻下药品治疗痘疹,主张用温热药物,并特别强调痘疹前后的护理,反对采用朱砂、水银一类药物治疗小儿胎毒等。
杨氏对外科病证的队识亦较深刻,论述精详。例如类似梅毒症的描述,在《仁斋直指·诸疮论》内就有关于走趍疮的记载:“夫淫夫龟上生疮,初发如粟,拂之则痛。由是清脓作臼孔,侵蚀臭烂,日渐大痛,曰妬精。……妇人亦有生于玉门者曰阴蚀疮,或满颊满项,发如豆梅,痒而多汗,延蔓面耳,内外湿烂,如浸淫疮之状曰(走皮)趍疮,田野呼为悲羊疮。”并加以辨证治疗。同时记载了南宋时始用的一些药物(如大风子、蟾酥等)和方剂。
杨氏对内科杂病,从五脏阴阳虚实、营卫气血、脉病顺逆等逐一加以论述,剖析病源,极为详细。他区别不同的病证,据证释方,所搜之方,多载历代诸家有效之方和家传有效之方。采摭既富,选择亦精,使读者明白易晓,心目了然,对病识证因证得药,使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体现了辨证施治的精神。正如《皕宋楼藏书志》引士瀛自序说:“明白易晓之谓直,发踪以示之谓指,剖前哲未言之蕴,摘诸家已效之方,济以家传,参之肘后,使读者心目了然,对病识证,斟证得药,犹绳墨诚陈之不可欺,庶几仁意周流,亹亹相续,非深愿欤!”罗天益(约1220~1290年)
罗天益,字谦甫,元·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生平事迹
罗天益约生活于13世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的得意门生,在李杲门下十数年。1246年(宋淳祜六年)至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间元兵南下,北方为元占领,他曾随军担任太医,行医于各地,还几次到六盘山为丞相和官员治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216年(元世祖中统二年)夏,元朝中书左丞董彦明率军攻打济南,时值盛暑,军人饮冷,痢疾、时气流行,罗天益采用自制方和古方结合,使军中患病者大多治愈。董彦明至为佩服,将自己亲自体验有效的古今名方汇集成书,这说明罗天益的医术高超。在李杲晚年,把整理自已研究《内经》心得的工作交给了罗天益,罗奉命进行编辑整理,历时3年编成《内经类编》(已佚),说明罗天益对《内经》也有很深的造诣。此外,还著有《卫生宝鉴》24卷(刊于1281年)和《药象图》。
学术思想
罗天益的学术思想主要是对李杲学说的继承和发挥,故有“李氏之学得罗氏而益明”之说。
1在李杲的学说中,强调了饮食劳倦脾胃受损,元气不足,百病由生的观点。罗天益进一步阐发了脾胃学说的这一内容,明确提出了脾胃伤须分饮伤、食伤,劳倦伤当辨虚中有寒和虚中有热的问题。食是有形之物,食伤的病机是饮食失节,胃肠不能胜,气不及化,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胃满而口无味、气口脉紧盛,在治法上应根据食伤的轻重分别对待,轻者伤及厥阴以枳实丸之类主之,重者伤及少阴以木香槟榔丸、枳壳丸之类主之,若伤及太阴则以备急丸、神保丸、消积丸等主之。饮为无形之气,饮伤脾胃是指嗜酒过度或饮水、乳损伤脾胃,饮伤以呕吐恶心、头昏目眩、困倦多睡、神志不清、泄泻为主要症状,在治法上罗天益反对攻下之法,主张以发汗作为治饮食的方法,认为汗出始得愈,其次主张利尿,用两种方法上下分消其湿,对饮伤的一些特殊表现则应随证择药。劳倦的虚中有寒是由于劳倦过度损伤脾土,中气不调,滞于升降,复受寒邪,脾阳不振,营卫失养,津液不行之故,可以表现出脾胃虚冷、心腹疼痛、不喜饮食、嗜卧懒言等一大组症状,治宜温中益气,健脾散寒,须用甘辛之剂,如理中汤之类,虚中有热是由于劳倦伤脾,气衰火生,火热伤气所致,表现为虚劳客热、形瘦纳呆、骨蒸潮热、怔忡盗汗等,治宜甘温除热,升阳补气,选用调中益气汤之类。
2罗天益对寒热病的论治注重区分三焦和气血,若泻三焦之热,就应先区分上、中、下,分辨是血分热还是气分热;要除三焦之寒,也要先区分是上焦、下焦还是中焦,分辨是气分寒还是血分寒。这种对寒热疾病以三焦、气、血分析辨证,分而治之的方法是罗天益的首刨,这对后世温病学派有着极大的影响。
3在用药上,罗天益总结前人因药误造成的危害和经验教训,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有《药误永鉴》25编,认为无病服药易伤其正、用药无据会玩忽人命、滥用苦寒药物容易损伤脾土、古方应当详辨其名与实是否相符等。他的这些经验总结在临床治疗中曾起到了积极作用,至今还有宝贵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