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审六端唯入细,胶执一法难为功

名医简介

张伯臾(1901〜1987),原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一、脾胃虚弱型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不能腐熟水谷,运化精微,致使清浊不分,混杂而下。症见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食欲不振,食后脘胀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大便次数即明显增加,粪便中常夹有白色粘液或不消化食物,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法健脾和胃,温中散寒。以桂枝汤为主方。夹湿合平胃散;夹寒合附子理中汤;夹热合香连丸;夹食滞加山楂、神曲、鸡内金等;见气虚下陷合补中益气汤。此型最多,占50%,疗效亦最好,治愈后很少复发。

邵某,男,45岁,1977年9月1日入院。住院号:77/3029。

一诊,腹泻绵延7年余,反复发作,近3个月来腹泻加重,每日三至四次,夹白色粘冻,畏寒,脐周疼痛,口干,肛门不适。脉小弦带数,舌淡红,苔薄腻。宜温振脾阳,祛垢导滞,佐以清热之品,拟桂枝汤合香连丸加味。

处方:

桂枝3g、炒白芍18g、炙甘草5g、生姜1片、大枣7枚、全瓜蒌12g、薤白9g、木香5g、黄连3g、蚂蚁草30g。

连服16剂。

二诊:便溏日行2次,畏寒已除,腹痛减轻,粘液亦少,纳细。舌淡红,苔薄腻。脾胃功能有渐复之势,守原方加减。

炒党参12g、炙黄芪15g、炒白芍9g、炒白术9g、炮姜炭3g、炙甘草5g、全瓜蒌10g、薤白头6g、炒川连3g、木香5g、凤凰衣9g。

稍加减连服33余剂。

患者入院时乙状结肠镜检查15cm处肠粘膜充血、水肿,并有2个溃疡病灶,病理证实为结肠慢性炎症。大便常规检查:红细胞3〜5/高倍视野。白细胞++/高倍视野,先用桂枝汤合香连丸,后用理中汤合香连丸,共治疗55天,症状消失。乙状结肠镜复查:粘膜病灶消失,白色斑痕存在,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出院后未复发。吾师认为,脾胃虚弱型慢性肠炎往往夹垢滞,桂枝汤有温通祛垢、振奋胃肠功能作用,既能扶正祛邪,又有通因通用之意,疗效远较单纯温补的理中汤等理想。

二、脾胃阳虚

脾为釜,命火似薪,脾胃腐熟水谷赖肾阳之温煦。命门火衰,而阴寒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泄不止,症见黎明之前,脐周作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腰酸腹冷,四肢欠温,食欲不佳,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脉沉细,舌淡苔白。

治法宜温补脾肾、敛肠止泻,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气虚下陷合补中益气汤,久泻成滑者加赤石脂、禹余粮、诃子肉等。本型占8%,收效较慢。

何某,男,42岁,1974年10月17日入院。住院号:74/7874。

一诊:慢性腹泻迄今五载,腹痛肠鸣,便溏日行四至五次,腰酸腿软,畏寒纳少,脉细舌淡。暴泻为实,久泻属虚。虚者,脾肾两虚,脾虚则运化失职,肾虚则胃关不固,故虚寒内盛,洞泄不止,治拟健脾温肾止泻。

处方:

熟附片(先煎)6g、党参12g、炒白术9g、淡干姜4.5g、炙甘草4.5g、煨木香4.5g、猪茯苓(各)12g、炒川椒6g。

4剂。

二诊:腹痛肠鸣得减,便溏日行仍三至四次,余症依然,脉细苔净。宗原方去猪茯苓、炒川椒,加补骨脂12g,五味子3g。7剂。

三诊:便溏日行3次,腹鸣痛减而未除,脉细,舌净边暗。脾肾阳虚,病久入络而有成滑之象,再守前法参入通络敛肠之品。

原方去五味子,加丹参15g,川芎6g,禹余粮(打)30g。7剂。

四诊:腹鸣痛大减,便溏每日一二次,脉小,苔薄白。前方已见效机,脾肾阳虚有振奋之势,再守前法出入。

熟附片(先煎)6g、党参15g、炒白术30g、炒干姜4.5g、炙甘草4.5g、禹余粮(打)30g。

连服10剂。

本例病延五载不愈,经结肠镜检查仅见肠粘膜充血、水肿。先用温补脾肾法泻未止,再加通络敛肠之品才见好转,住院28天,出院继续服药得愈。随访5年未复发。

三、肝气犯脾

脾气素虚,情志不和,肝郁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每因情绪变动而触发。症见素有胸胁痞满,嗳气少食,因精神刺激或情绪紧张即发腹痛泄泻。脉小弦,舌淡红,苔薄。治法宜疏肝理脾,用痛泻要方合四磨饮;脾虚明显者合参苓白术散。本型占12%,收效快但有复发。

孙某,男,64岁,1978年12月11日入院。住院号:78/4056。

一诊:腹泻缠绵七月余,初起日行十余次,现每日二三次,脘腹胀痛,痛连胸胁,嗳气则舒,纳少。脉细弦,苔薄腻。肝郁乘脾,湿滞阻肠,拟疏肝理脾、和胃化湿。

处方:

炒防风9g、炒白术9g、杭白芍12g、炙甘草6g、广木香9g、枳壳12g、橘叶皮各9g、大腹皮12g、生苡仁15g、佛手片9g。

5剂。

二诊:服上药后脘腹胸胁胀痛均好转,惟大便仍溏薄,纳谷不馨,脉细弦,苔薄根腻。宗原方出入,去佛手片,加怀山药12g,焦楂曲(各)12g。10剂。

本例钡剂灌肠检查发现升结肠挛缩,排空后盲肠、升结肠处粘膜增粗。初用芍药甘草汤合二陈汤等效果不好,后用疏肝理脾之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服药10余剂腹泻明显好转。出院后未见复发。

四、湿热蕴结

外感湿邪或内生湿浊,湿蕴化热,留恋肠间。症见腹痛即泻,粪色黄褐秽臭或夹脓血,肛门灼热,口渴心烦,小溲短赤,或见发热。脉滑数,舌质红,苔黄腻。治法清热燥湿,用白头翁汤加味。热重于湿加金银花、赤芍、红藤、败酱草、蚂蚁草(即豆科鸡眼草)等;湿重于热加苍术、厚朴、苡仁、车前子等;夹食滞加槟榔、枳实、山楂、神曲等。本型占18%,发病较急、较重,个别重病例加用西药治疗。

潘某,女,35岁,1976年5月15日入院。住院号:76/1608。

一诊:腹泻便秘交替发作迁延年余。现腹泻日行3次,褐色夹粘冻,少腹痛伴里急后重。脉弦小,苔白腻而干。湿热蕴阻肠间,下焦气机不利,治宜清热燥湿,滑利气机,拟白头翁汤加减。

处方:

白头翁15g、秦皮9g、黄连4.5g、广木香4.5g、当归18g、赤白芍(各)9g、全瓜蒌12g、薤白头6g、焦楂曲(各)12g、荠菜花12g。

稍加减连服9剂。

二诊:服药2剂,里急后重即除,大便2次,先干后软夹少量粘冻,少腹隐痛,畏寒。脉细,舌苔转薄白,质淡红。肠中湿热渐化,但脾胃阳气未复,拟桂枝汤合香连丸调治。

本例胃肠X线摄片提示为慢性阑尾炎、肠功能亢进,入院时大便常规检査:粘液++,白细胞+++++/高倍视野。用白头翁加减服4剂症状即好转,大便常规检查转阴性。钡剂灌肠摄片结肠未见病变。吾师认为瓜蒌、薤白有滑利气机作用,对消除里急后重症状效果可靠。

五、水饮留肠

平时饮用水浆过度,活动又少,水液运化失职,滞留肠中。证见腹胀尿少,肠鸣辘辘有声,便泻清水或泡沫状,泛吐清水。脉濡滑,舌淡,苔白滑。治法健脾利湿,前后分消,用苓桂术甘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本型占4%,治愈后忌食生冷,少饮茶水,一般不再复发。

孙某,男,46岁,1974年4月24日初诊。门诊号:74/1973。

一诊:肠鸣辘辘日夜无间,噪扰旁人无法入睡,腹胀食后更甚,大便不实。脉弦滑,苔薄白。脾失运化,水饮潴留胃肠之故,病历年余,近来加剧,治当温阳逐饮。

处方:

桂枝3g、茯苓12g、炒白术9g、汉防己15g、川椒目9g、葶苈子18g、带皮槟榔18g、炒枳壳15g。

5剂。

二诊:腹中鸣响十减七八,腹胀亦减,大便未成形,脉弦滑,苔薄白。停饮渐化,脾肾阳虚未复,再拟燥湿健脾,温肾逐饮。原方加川朴6g,仙茅18g,仙灵脾12g,炒狗脊15g。5剂。

三诊:肠鸣已除,脘胀亦舒,但少腹有冷感,脉弦小,舌苔白。水饮得化,脾虚渐复,惟肾阳不足,阴寒凝滞于下,再拟温肾健脾以善后。

熟附片(先煎)9g、肉桂丸(分吞)3g、党参15g、制熟地15g、茯苓12g、炒白术12g、仙茅15g、仙灵脾15g、乌药12g。14剂。

患者平素阳虚,饮水过多又少活动,以致水饮留肠,故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利水,合己椒苈黄丸苦辛宣泄,前后分消,加仙茅、仙灵脾等温肾之品获得显效。遵医嘱忌食生冷,少饮茶水,随访五年多未见复发。

六、血瘀肠络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寒热湿滞蕴结曲肠,日久导致血瘀络伤腹泻不止。症见少腹刺痛,按之痛甚,腹泻不爽,常夹粘液,或夹脓带血,泻后有不尽感,面色晦滞。舌边见瘀斑,或舌质暗红,脉细或涩。治宜化瘀通络,以少腹逐瘀汤为主方。本型占8%,疗效尚好,个别有复发。

石某,男,44岁,1977年8月3日初诊。门诊号:73/54115。

一诊:少腹刺痛,大便质软夹粘冻,日行二三次,畏寒,病延年余,脉细涩,舌苔净。寒湿瘀滞,郁结曲肠,病久入络,拟少腹逐瘀汤,通因通用。

处方:

桂枝6g、炒赤白芍各9g、当归15g、川芎6g、桃仁9g、红花6g、木香4.5g、小茴香3g、失笑散12g。

7剂。

二诊:药后大便昨日减至一次,量多夹粘冻,少腹痛减,脉舌如前。上方去木香加香连丸(分吞)4.5g。连服21剂。

三诊:大便正常,便前腹部稍感隐痛,脉弦小,舌苔薄。湿瘀虽化,脾气尚弱,拟温通调治。

桂枝6g、炒白芍12g、炙甘草4.5g、煨姜3g、大枣5枚、当归12g、广木香4.5g、小茴香4.5g。

稍加减连服30余剂。

患者治疗前经结肠镜检査,证实肠粘膜充血、水肿,有3个溃疡病灶。用少腹逐瘀汤治疗,不及1个月症状即消失,后用桂枝汤加味以善后。2个月后结肠镜复査又作钡剂灌肠检査,均证实结肠无病变,随访无复发。

本病虽分六种类型,但这六型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夹杂并见,有时还可互相转化,治疗时应随机应变,灵活应用。有一点必须强调,本病症情顽固,施治较难,所以一旦辨证正确,就要守方守法,多服才能见效,若动辄易方,杂药乱投,必难收功。

(郑平东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腹泻痢疾卷》
2
本条ID:15223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