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邹岳,清代医家。瘿瘤发于皮肤血肉筋骨之处,瘿者如缨络之状,瘤者随气留住,故有是名也。多外因六邪,营卫气血凝郁;内因七情,忧恚怒气,湿痰瘀滞,山岚水气而成。皆不痛痒。且瘿症属阳,色红而高突,皮宽不急,蒂小而下垂;瘤症属阴,白色而漫肿,皮嫩而光亮,头小而根大。但瘿有五种,瘤有六种,宜分别治之。
筋瘿者筋脉呈露;血瘿者赤脉交结;肉瘿者皮色不变;气瘿者随喜怒而消长;石瘿者坚硬不移,此五瘿也。初起元气实者,海藻玉壶汤、六军丸;久而元气虚者,琥珀黑龙丹、十全流气饮选而服之,自然缩小,渐渐消磨。若久而脓血崩溃,渗漏不已者不治。
筋瘤色紫而坚,青筋盘曲如蚓,治宜养血舒筋,如清肝芦荟丸可治。血瘤皮肤缠隐,红丝软硬间杂,治宜凉血抑火,如芩连二母丸。肉瘤色不变,软如绵,不宽不紧,治宜行痰开郁理中,如顺气归脾丸。气瘤亦色不变,软如绵,但其随喜怒而消长。治宜清肺和营,如通气散坚丸。骨瘤色黑皮紧,高堆如石,贴骨不移,治宜补肾行瘀,破坚利窍,如调元肾气丸。粉瘤色如红粉,大而必软,治宜开痰行气,如千金指迷方。
瘿瘤诸症,俱宜用药缓缓消磨。不可轻用刀针决破,以致出血不止,立见危殆。惟粉瘤可破,多生耳项前后,亦有生下体者,全系痰气凝结而成。宜用披针破去脂粉,以白降丹捻子插入两次,将内膜化尽,徐用生肌散贴之自愈。又有一种黑砂瘤,多生臂腿,肿突大小不一,以手摄起内有黑色即是。亦用针刺出黑砂有声,软硬不一,插药如前。又有发瘤,多用耳后发下寸许,软小高突,按之不痛,亦用针刺之,粉发齐出,插药如前。又有虱瘤,发后其痒彻骨,开破出虱无数。内有极大一虱出,其虱方尽。插药如前。可刺之瘤,如有四五枚者,先刺一二枚,觉有昏聩,由泄气之过也,余瘤停止,服补中益气汤数剂,俟患者健旺,再渐渐破之补之。又有虫瘤,每生胁下,本忧思恚怒而成,每难获效,宜按本经虚实治之。
凡头大蒂小者,不拘何瘤,俱可用蛛丝线扎之,每日抽紧,听其自行枯落。小者七日内可落。扎时内服行气调血之药数剂,如香附、青皮、当归、白芍之类。若发于阳明经,多系湿热酒毒,宜于服药内加粉葛根、枳椇子以解酒毒。
瘤症若畏开针者,先用灯火灸一壮,将白降丹点少许于灸迹上,用膏盖之,次日即能开口,仍照上法治。
若先辨不真,不知何瘤,先用线针于瘤头上针一分深,用手捻之,若是白浆,便是粉瘤。若是脓水,便是气瘤,可以照上治法。若用手捻之,针口内流血不止,便是血筋等瘤,不可擅开,徐用手将所针针口皮捻起,紧捻一刻,其血自行,下口仍自合。
瘿瘤初起,先用甘草煎浓膏,笔蘸涂瘤四围,待干再涂,凡三次。次以大戟、芜花、甘遂等分为末,以醋调,另用笔蘸药涂其中,不得近着甘草处。次日则缩小些。又照前法涂二三次,自然渐渐缩小而消矣。
血瘤初起,用银锈散搽之,即便坠落。
海藻玉壶汤
共为末,神曲糊丸,朱砂衣,每服三分,黄酒送下。
琥珀黑龙丹
研末蜜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每用一丸,热酒送下。
十全流气饮
清肝芦荟丸
研末,神曲糊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白汤下。
芩连二母丸
研末,用侧柏叶煎汤,打寒食面为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灯芯汤送下。或作煎剂用亦佳。
顺气归脾丸
研末,用合欢树根皮四两煎汤,煮老米糊为丸,每服六十丸,白汤送下。
通气散坚丸
研末,用荷叶煎汤糊丸,每服一钱,灯芯生姜汤送下。
调元肾气丸
研末,用鹿胶四两老酒浸化,加蜂蜜四两同煎,滴水成珠,和药为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千金指迷丸
研末糊丸。
银锈散
共研细末。
(《外科真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