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癫狂非皆痰迷,探求治法审阴阳

名医简介

周康,上海市精神病总院主任医师,著名中医精神病专家。

癫狂并非痰迷心窍

关于癫狂之病因病机,自张子和首创痰迷心窍之后,金元以降,迨至现代高等院校教材,均宗此说。国内一些学者进行了大量专题研究。临床选择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及各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共50例,参考古方,以涤痰开窍为法,集中大队化痰之品如竹沥、半夏、胆南星、天竺黄、礞石、瓦楞子、青陈皮、枳实、郁金、石菖蒲、大黄等,参合病情,或佐以芩、连,或佐以姜、附,每一病例均予以足够的剂量与疗程,但试用结果,并无1例取得明显效果,而这些病人都是症状典型,诊断明确,用药期间亦在住院条件下观察记录,疗效之判定,是客观的。

追溯古人,亦曾用吐、下法治疗癫狂,其理论亦基于痰迷心窍,意欲以吐、下攻其痰而开其窍。近年来报道的资料,其中有三圣散(瓜蒂、藜芦、防风),龙虎丸(成方内含巴豆、砒霜),加味控涎丹(大戟、芫花、甘遂、白芥子)等,在对精神分裂症治疗中,不仅有足够之剂量及疗程,且亦达到充分吐、泻之投药目的,前后共计49例,除少数兴奋躁动病人因吐泻过剧而稍安静外,其基本症状并无改善(以此视为有效是不科学的)。民间常用之单方“马宝”,据云亦为化痰安神之品,国内有的同道亦试用过43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结果亦属阴性。

多年从事癫狂的临床实践,深感痰迷心窍之机理不符合临床实际,于此必须突破,以探求真正的病因和辨证论治的规律,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难经·十二难》提出:“重阴者癫,重阳者狂。”这一纲领性理论,充分肯定了阴阳失调在癫狂发病中的重要意义,并以此将癫狂分为阴证和阳证。目前国内外学者亦畅谈精神分裂症有阴阳二种症状,其论述与中医所云阴证和阳证完全吻合。

有些精神分裂症病人,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行止懒散,瞬视怠缓,音低语简,动作迟缓,兴趣索然,脉象与舌苔有时呈虚寒之象,有时则变化不大。西医临床描述,则为情感淡漠,行为退缩,生活疏懒,呆滞嗜卧,思维贫乏,意志欠缺,语言蹇涩,孤独不群,自知毫无等精神症状。综合种种证象,符合《难经》“重阴者癫”之一类。《金匮要略·百合病篇》云:“症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可用辛热壮阳剂治疗。但在寻求古训之时,很少见到以补火壮阳法治疗癫狂之理论,甚至有人对癫狂视桂附为畏途。此类病人之疏懒嗜卧,脉象虚弱,与《伤寒论》少阴病提纲所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有所类似。近贤恽铁樵曾云:“凡见不足者,即是少阴。”在此理论启示下,认为此类病人属阳气不足之证,并仿少阴论治用于临床,以少阴病之正方四逆汤加入辛热壮阳之品。处方如下:

附子60g、干姜15g、甘草10g、肉桂10g、仙茅15g、仙灵脾15g。

每日1剂,60剂为1疗程。

全方以兴奋机能,大壮元阳为主,于临床获得满意之疗效,为祖国医学对精神病之治疗研究辟一新途。

例1某,男,31岁,已婚,工人。病历号:45376。

6年前与妻离婚后,即现精神失常,工作马虎,行动颇为懒散,自感头脑不灵。入院前2个月,自动不去工作,经常睡觉,或席地而坐,或卧脏地而不顾,不知洗浴更衣,饮食亦极被动。入院体检阴性,脉、苔亦无特异变化,表情极度平淡,思维障碍明显,贫乏空洞,行为退缩,经常嗜卧,对病态毫无自知,西医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先予氯丙曝治疗,每日150mg,1个月后不独症状一无改善,且更趋于疏懒退缩,又预计休克治疗对患者亦不适应,乃遂停服氯丙嗪,改用上述中药壮阳补火剂治疗。6剂后,行动稍见活跃,言语对答亦较增多,交谈较流畅。20剂后,见人亦礼貌,亦能分析以往病情,参加治疗甚活跃。服药30剂,症状全部消失,对病态有完好之自知力,痊愈出院。经1年随访,恢复原来工作。

在同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中,临床表现以兴奋紊乱,躁动不宁,幻觉妄想,卧起不安者,屡见不鲜。此种症状,与前述之证象,显不相同,因而治疗方药亦各异。《伤寒论》有“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之论。仲景虽指伤寒而言,但有“烦惊”、“谵语”、“惊狂、卧起不安”等精神症状。此外《类聚方广义》云:“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狂证胸腹动甚,惊惧避人,兀坐独语,昼夜不眠,或多猜疑,或欲自死,不安于床,或郁郁悲悲,多梦少寐,或恶接人,或屏居暗室。”(详载《伤寒论今释》)以上所云各种精神症状,与近代精神分裂症之临床表现极相类似,为此在该方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之药,在临床对某些兴奋紊乱,惊狂不安之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处方如下:

柴胡30g、龙骨60g、牡蛎60g、大黄30g、赤芍30g、莪术100g。

每日1剂,60剂为1疗程。

例2某,男,20岁,学生。住院号:6036。

因患精神分裂症,经西医治疗77次,昏迷41次,电休克20次,无丝毫效果。行为紊乱,奔走不停,有时打人,问之不知所答,因见其躁动不安,乃予上方治疗。20剂后较为安静,30剂后能相互对答,40剂后自知力恢复出院。3年随访,情况一直稳定。

上述两种情况,前者属于不足,后者则为有余,虚而见阳不足者,用辛热以温壮元阳,实而见有余者,用重镇与活血化瘀。

周期性精神病与活血化瘀

在精神科临床常见到某些病人呈周期发病,其特点如下:每月准确地周期发病1次;每次发病临床症状相同;过后症状缓解彻底,自知力完整;发作常自动缓解,抗精神病药物及休克治疗,不能收顿挫之效,亦不能阻断其下次复发。

本病多见于未婚女青年,其临床症状,大致归纳为两组:一组类似于情感性精神病(躁狂或抑郁状态),一组类似于精神分裂症。且多在经前期发病。仲景有“热入血室”之训。钱璜在《伤寒溯源集》中指出:“热入血室之用小柴胡汤,还应加血药,如牛膝、桃、红、丹皮之类。”在此理论指导下,根据“瘀血发狂”及王清任“癫狂由于气血凝滞”之学说,采用中药活血化瘀治则,组成方剂,定名为“达营汤”,以达者通也,营者血也之义为名。经临床多年试用,药味逐渐精简,由14味精简至3味:

莪术100g、大黄30g、赤芍30g。

1日量。并将剂型不断改革,由一般汤剂改为浓煎剂,由水泛丸剂改为糖衣片,经多年试用,疗效高达90.9%。

例3某,女,18岁,学生。病历号15—57273。

入院前2周(经潮前5天),开始兴奋,躁闹,哭笑无常,入院后仍极度骚动吵闹,做鬼脸,思维散漫,不停地讲“丽娜、美德”,诊为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经氯丙嗪、电休克治疗,于7天后缓解。2周后,即经潮前4天故态复萌,再度重复“丽娜、美德”单调之词,继续予氯丙嗪、电休克治疗,15天后又缓解。间隔2周,每3次发病,症状同前,10天后症状又全部缓解,此时始明确诊断为周期性精神病,用达营汤治疗。当月即控制未再发病,连续3个月未复发而出院。随访1年,情况良好。

本病之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未清楚,仅就其周期发病之特点而言,与“生物钟”现象似有联系。在许多生物体中,固有的周期性变化,常以年生物钟(如动物冬眠)、月生物钟(如女性月经)、日生物钟(如午夜鸡鸣)之形式表现。某些临床疾病如周期性发热、周期性腹痛、周期性麻痹、周期性癫痫以及周期性精神病等,也类似于生物钟性质的病理机制在起作用,而导致周期发病。温习医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云:“黄帝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其所谓“多以”者,言盖非偶然,而是有规律的变化之意,所谓“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者,指患病后症状呈周期性加重与缓解之情况,所谓“四时之气使然”者,是说由于自然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导致病情的周期性消失。

应用活血化瘀治疗周期性精神病有效,按理在临床必有“血瘀”之证可见。但根据观察所得,所有病例与一般所谓“血瘀诊断标准”之指标符合者甚少,因此不难体会精神病人之“瘀”,与其他疾病之瘀不同,求之古训,亦有不同于一般血瘀之记载。《证治准绳·蓄血》云:“夫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王肯堂首创“污血”学说,超出一般常见之产后、外伤、气滞、寒凝等理论范围,联系到精神病,是否可理解为在应用活血化瘀之剂后,调整血行功能,促进推陈致新,祛除毒物停滞,使污血得以廓清,遂使病情安定。

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病与芳香开窍

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病,为病人在急性中毒经急诊抢救醒转直至恢复工作后3周至4个月(假性痊愈期)再度发生精神异常,行为紊乱,语言舛错,秽洁不知,大小便失禁,记忆、计算明显障碍,形成以智能减退为主的痴呆状态。其病情严重者,可同时发生肌张力增强,缄默不语,强握反射,违拗抗拒,阳性锥体束征,脑电图呈弥漫性慢波,意识障碍,去大脑皮层综合征等严重神经系统病变,不仅预后较差,且常因并发症导致死亡。近年来西医常用高压氧治疗,但根据临床观察,对急性中毒醒转后间隔时间较长,再度发生精神异常之病人,疗效难以肯定,而且除一般支持疗法外,更无特殊方法治疗。但经中医芳香开窍之剂治疗后,能取得明显效果。30年来,病例累积逐渐增多,疗效愈为肯定,特别在精简药味与剂型改革上,亦不断进展,略分以下几个阶段:

1.涤痰开窍与芳香化浊——工作伊始,先以此法用于临床,经诊明确,即予单独中药治疗,不合并任何西药。处方如下:

竹沥半夏9g、天竺黄9g、胆南星9g、郁金9g、煅礞石30g、石菖蒲9g、远志9g、蚤休9g、生大黄9g、甘草4.5g、苏合香丸每日2〜4粒。

先经7剂治疗,初步肯定此二组药物之疗效,为进一步明确是为涤痰开窍之效,抑或芳香化浊(苏合香丸)之效,或为相互辅佐之效,于是进行第二阶段单独应用苏合香丸治疗,发现效果仍然良好,因而增强对芳香化浊一组药物研究之信心。由于苏合香丸供应紧张,病人需要量大,为治疗带来一定之困难,于是进行第三阶段工作。

2.单用苏合香丸——效果良好。

3.辟秽丹——将苏合香丸之方剂重新整理,并加以改革,保留原方中大组芳香性药物,除去对症不强、关系不大的白术、诃子,以清热解毒之黄连、蚤休代替国外进口之犀角,不用货稀价贵之麝香,定名为辟秽丹。处方如下:

龙脑香30g、苏合香30g、青木香30g、乳香30g、沉香30g、丁香30g、檀香30g、蚤休30g、黄连30g、降香30g。

上药共研细面,每日3次,每次服9g。

经连续使用后,疗效与苏合香丸相同,其药价只是苏合香丸三十五分之一。尽管如此,但对一些严重病例,吞服较为困难,同时又因药中含有树脂类物质,难以鼻饲,因而再在辟秽丹基础上,大幅度精简筛选,并加以剂型改革。

4.辟秽乳剂——经仔细分析及受到冠心病应用芳香开窍剂之启发,于是选取其中主要2味中药:龙脑香(冰片)与苏合香加其他辅剂,制成乳剂。处方如下:

龙脑香5.0苏合香5.0吐温805.0月桂醇硫酸钠7.5蒸馏水适量加至100ml(含量为5%)每日3次,每次10〜20ml。

辟秽乳剂为乳白色液体,味稍甜,麻辣感不强,不仅对不能吞服者可以鼻饲,且疗效与前述各方完全相同。遂进一步对其中主药龙脑香(冰片)作同位素体内示踪试验,研究冰片在小白鼠体内吸收、分布与排泄过程。实验证明,冰片经肠粘膜吸收迅速,给药5分钟,即可透过血脑屏障,且在中枢神经中定位蓄积时间较其他脑组织长,蓄积量相对较高。因此对冰片开窍之机理,以及对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病所以奏效之药理作用,可能与其迅速透入血脑屏障,蓄积量相对较高有关。此外又发现冰片进入血液后,高血药浓度维持时间也较长,因而增加了临床作用时间。其在肝脏、肾脏中排泄相当迅速,又大大减少蓄积中毒的可能性,因而可以理解在给患者长期服药后,所以未见有任何副作用与中毒之发生。此不仅为中药冰片之老药新用提出了新的内容,还提示该药可作昏迷及脑血管意外等抢救之用,此均有待于今后之继续研究。

各种精神病的维持治疗

精神病的维持治疗阶段,是中医发挥较好作用的阶段,针灸、气功亦可在此时同样发挥效用。由于精神病之情况特殊,需进行长期服药,有的病人甚至终生服药。长期服用西药的病人,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药物的毒副反应。近年来不断报道,长期服治精神病药物的病人,锥体外系副反应发生率可达38.9%,类震颤麻痹症状群可达14%,其他如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异常,心肌损害,以及恶性症状群等,在临床极为多见。此种症状之产生,除少数由于过敏体质外,绝大多数与精神药物之用量较大有关。正因有此药物副反应之产生,使病人对西药治疗产生恐惧心理,少数病人竟因此自动停药,直接影响疗效的巩固,而导致病情复发,不仅为数众多的精神分裂症如此,其他各种精神病亦同样有此情况。为此对临床所见的各种精神病,在急性症状已得控制、合作情况良好的住院后期或出院后的病人,在使用适量西药之同时,再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充分发挥中医之所长,用中药调整机体,并对抗西药副反应,以提高和巩固治疗效果,从而减少西药维持量及毒副反应,直至降低复发率。在临床实际运用时,可根据下列之原则进行。如病人证象明显,辨证不难者,仍按中医基本理论运用四诊八纲进行辨证论治;如以精神症状为主,四诊八纲难以运用者,则可用临床验方或协定处方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证象不显,单以精神症状为主,其属于阴证者,以四逆加桂汤治疗;其属于阳证者,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味或达营汤治疗。

2.精神症状伴有心慌易惊,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者,则以养心安神为主。药用:

百合15g、生地30g、天冬15g、麦冬15g、党参15g、黄芪15g、山萸肉15g。

3.精神症状伴有头痛眩晕,易怒,脉数有力者,以平肝潜阳为主。药用:

石决明60g、龙骨60g、磁石60g、钩藤30g、川芎15g、藁本15g。

4.精神症状伴有情感脆弱,叹息,胸闷不舒者,以理气解郁为主。药用:

柴胡15g、青皮15g、香附15g、乌药15g、木香15g、枳实15g、郁金15g。

5.精神症状伴有口苦咽干,舌赤,脉细数者,以滋阴降火为主。药用:

石斛30g、生地30g、麦冬30g、五味子15g、玄参10g、乌梅15g。

6.精神症状伴见某一种单一症状,如头痛,失眠等,除运用临床验方,如川芎茶调散、酸枣仁汤等外,可临时机动处方,结合证象,随证治之。针灸、气功亦按此原则进行配合治疗。下列穴位可供参考选择:

阴证:

1.脾俞、肾俞、命门

2.气海、关元、曲泉

二组交替使用。

3.辅穴:中府、足三里、精宫、关元俞

阳证:

1.鸠尾、巨阙、上脘

2.太冲、涌泉、肝俞

二组交替使用。

3.辅穴:太阳、丝竹空、内关

其他参考穴位:百会、风池、支沟、太溪、内关、听宫、照海

常用气功方法,可参考选动功:摩腹功、太极拳等

静功:半卧式、平坐或盘坐式

呼吸:自然腹式呼吸

意念:守脐中或命门

睡前选用气功:热水浸脚、扳指法或数息法。

中医治疗时,许多病人须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大多数病人,在发病之前,先有若干的环境心理因素而导致疾病发生。在症状活跃病情严重时,病人对病前所发生之刺激,多数置之度外,但在病情好转,神志恢复时,则又追想既往,悬念将来,甚至触景生情,心潮澎湃,不少病人,即因此而情绪波动,症状反复,甚而产生消极意念,企图自杀。因此心理治疗,在各种精神病康复期(维持治疗期),为一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癫狂痫卷》
2
本条ID:15009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